文/片 本报记者 许君丽
炎炎夏日悄然而至,游泳成为不少人消暑的方式之一。记者从华能威海电厂康乐中心游泳馆了解到,近日前来学游泳和消夏的市民增加了两成多。
记者走访发现,游泳馆内的硬件设施相比往年普遍有所提高,但在安全和卫生细节方面,仍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入馆市民健康检查凭“目测”
记者发现,每个游泳馆外都贴着游泳馆各项卫生标准、硬件标准等,也要求泳客身体健康,患有红眼病等疾病不得入内。在室内,“皮肤病患者禁止游泳”等牌幅悬挂在泳池附近。
不过实际操作中,上述规定大多形同虚设。当记者询问,前来游泳是否需要出示健康证时,某游泳馆的教练坦言,泳客前来游泳,如果还要检查证件,不少人会嫌麻烦,久而久之,工作人员往往通过目测,皮肤病等比较明显的肯定禁止入内,穿衣服买票的也会要求脱衣检查。为保证泳池清洁卫生,入池前淋浴和洗脚池消毒等步骤是不会省的。
有的泳池三个多月才换一次水
对于市民比较关心的泳池内水质、换水周期等问题,记者采访了解到,威海市大多数游泳场馆使用循环消毒的方法,通过水泵和过滤作用,补充新鲜水来保证泳池中的水尽量干净,但大换水清理卫生的周期各不相同,有的一两个月换一次,有的三个多月才换一次。
记者在威海市卫生监督所公共卫生监督科了解到,根据《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游泳池必须每天补充新水,也就是换掉一部分水,水量则根据游泳池的水面蒸发、排污、过滤设备反冲洗和游泳者带出等所损失的水量确定。游泳池水的循环周期,应根据游泳池的使用性质、游泳人数、池水容积、水面面积和池水净化设备运行时间等因素确定,公共游泳池应该6至8小时循环一次,也就是每天循环三四次,威海大部分泳池循环基本能达到要求。
但对于大换水清洁卫生的周期,各个游泳馆的周期并不统一。卫生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国家对换水周期并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来说,循环水消毒只是减轻池水的污染,游泳馆应该尽量定期换水清理,同时每日要自行检测水中PH值和余氯含量,浸脚消毒池水须4小时更换一次,最大限度的保持池水清洁。
泳客进游泳池前要自觉冲洗
除了游泳馆要加强管理之外,前来游泳的市民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为自己和别人的健康着想,市民应确保自己身体健康,无癫痫、心脏病等传染性疾病和继发性疾病。
市民在进游泳池前要自觉冲洗,在洗脚池消毒。不要在游泳池内或者岸边吃零食,大家都规范自己的行为,别让游泳池成“毒水池”、“致病池”,相信游泳馆在提高泳池的卫生和安全方面也会有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