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威海7月4日讯(记者 侯书楠 实习生 王红) 4日,威海一扫前两天的阴霾,迎来了大晴天,与之而来的是气温陡然升高。在此,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谨防中暑。
解放军第四O四医院急救中心主任徐建生介绍,6月以来,气温显著升高,前来就诊的中暑患者明显增多。“环境因素是诱发中暑的主要原因,温度高、湿度大、紫外线照射时间长、散热受阻等都可能引发中暑。”如果按照病情轻重,中暑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三种,一般表现为头晕、眼花、发汗、无力、口渴、恶心、呕吐、面色潮红或苍白、体热及四肢湿冷等症状,严重时会伴有昏迷、昏厥、痉挛和高热的症状。
“威海作为海滨城市,虽然气温相对较低,但紫外线强,海风和最近的阴雨天气加大了空气湿度,不利于人体的排汗散热”,徐医生建议市民提高防暑意识,减少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暴晒于阳光下,出门撑伞、带帽、备药,穿衣多选浅色系,及时补充水分,多喝茶水、绿豆汤等清凉饮品,“预防胜于救治,良好地防暑意识就是最好的消暑药。”
徐建生建议:“患者出现中暑症状时,要及时脱离高温环境,移动到阴凉通风处。如果在家里,患者应松解衣扣,风扇吹风,冰敷头部,或用酒精擦拭身体,帮助散热降温。一旦脱水,还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糖水等无刺激液体。情况严重者,一定要及时送医院就诊”,徐建生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