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海芹
夏天来了,你还在为夏夜燥热难以入睡而烦恼吗?那么显然,你还没有找到“巧法子”。前几日,一位朋友兴冲冲地告诉笔者:“瞧,我花了60元就买了一张双人藤席,多划算!”不禁感叹,她终于可以一夜安眠了。然而,近日一则“假藤席”的消息又让笔者为朋友不安起来,她所谓的划算藤席在质量上是否也像那则消息里说的一样打折扣了呢?
一张所谓的“天然”藤席,50元就能搞定,回家用水一洗发现席子烂了,藤条里面竟然藏有黑线,藤条外层竟然像牛皮纸(有媒体曾报道),这样的“天然”藤席试问谁还敢再枕着入眠?其实不光是藤席,前几日有媒体报道,二三十元一个的茶梗凉枕含茶梗量几乎为零,取而代之的是杂草乱絮。夏天来了,有心商家们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用最少的成本、低廉的价格打出养生的大牌招徕顾客,哪位顾客为之动心掏钱最后只能自认倒霉。说到顾客是贪图便宜自招恶果其实也不为过,然而让人气愤的是,缘何无良商家能一次次以次充好?
不禁又要责难监管部门的职能缺席。每年每一个季节,关系民生的各种生活用品几乎都会有被媒体曝光是如何耍花招欺诈消费者的,无良商家太多,消费者防不胜防,该负起监管责任的政府部门却不能及时站出来为消费者“指条明路”,任凭消费者再是眼观六路恐也难躲被“黑”的结局,“败絮其中”的不仅仅是夏凉用品,然而,一个夏凉藤席若监管部门都搞不定,那广阔的民生用品市场谁来掌这“质量”的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