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发“知青”追忆往昔
  • 2011年07月07日 作者:
  • 【PDF版】

    3.李振芹:花甲“知青”历尽坎坷

    16岁时,李振芹满怀激情到农村插队。20年后,他因错过了招工年龄,而继续“扎根”农村。因为户口遗失,他成为村里的“黑户”。如今,他已年逾花甲又身患重病,却因没有户口而无法得到最基本的保障。即便如此,和记者谈起插队的日子时,他还是坚定地表示,那段经历给了他很多的财富,他不后悔当初的抉择。

    努力干活养活4个妹妹

    “下乡那年我16岁,当时我是跟着母亲以及4个妹妹,从临沂一个叫太平街的地方来到这里的。”李振芹对他来到河东区东南旺二村的时间记得很清楚,那一天是1965年4月26日。  “当时和我们一起来到东南旺二村的还有两家,一家是临沂的,还有一家是青岛的。”李振芹告诉记者,这两户人家早已搬离东南旺二村,联系不上了。

    李振芹和母亲来到东南旺二村后,在大队的帮助下盖了一处房屋,他们一家六口就同住在这处不大的宅院内。如今,40多年过去了,李家居住的院落从未进行过修缮,这处院落也已经破败不堪,有的房间已经坍塌,不能再居住了。  “当年我和母亲在东南旺二村安家以后,就开始参加集体劳动,那时因为我上过学,大队还安排我做了会计。”李振芹告诉记者,由于还有4个妹妹要供养,他和母亲每天都是没日没夜地干活,希望可以多挣点工分,养活4个妹妹。

    “知青小李”留在了乡下

    记者在东南旺二村走访时发现,这里的村民对于李振芹有一个亲切的称呼“知青小李”。今年70多岁的孙大爷告诉记者,他和李振芹认识已经快40年了,当年他来东南旺二村时,大家都叫他“知青小李”,虽然李振芹今年都已经60多岁了,但是大家都还是叫他“知青小李”。

    孙大爷告诉记者,当年在村里的知青都已经回到城里,惟独“知青小李”留了下来。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李振芹留在了东南旺二村呢?  “知青可以通过招工的途径回城,可是我当时的年龄已经超了,最后只有两个妹妹回城,另外两个妹妹因为已经在当地嫁人,选择留了下来。”李振芹告诉记者,他留下来以后发现户口不见了,村里因为他没有户口,没有给他承包地,自此,他就靠四处打零工为生。

    虽然村里人都知道李振芹是知青,但是没法为他落户口,他的生活每况愈下。直到38岁,李振芹才“倒插门”和小茅茨村的一名寡妇结婚,并有了两个孩子。  “因为感情不和,我和两个孩子又被妻子赶出门;因为没有户口,使得我没有生活来源,最困难的时候,我曾经带孩子出去要过饭。”说起自己的经历,李振芹摇着头告诉记者,“我这辈子过得真是太坎坷了。”

    如今,在李振芹的家中,能证明他身份的证件只剩下一本粮本,由于至今户口还没有着落,他的生活苦难重重。可是李振芹却告诉记者,即便现在的生活不如意,对于下乡插队,他也从没有一丝怨言,对他来说,那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4.耿志刚:金色年华仍然绚丽

    “那段经历是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当我在公园、广场,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在树荫下读书的时候;当我担任招录公务员的考官,听取报考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感到疲劳的时候……我总能想起下乡时的情景。”耿志刚的思绪一下飞回到37年前那段难忘的岁月。

    赶往农村过新年

    一本小小的证书摆在我们面前,轻轻拂去尘埃,红彤彤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证”几个金色字体映入眼前,打开扉页时间定格在1974年12月16日。

    时隔近40年,耿志刚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天,临沂城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几乎是全城出动。我下乡的地方,是莒南县文疃公社大草岭后村,本应向东出城,我们却整整绕城一周。放眼四望,到处都是人群和旗帜,到处都是笑脸和掌声。我们像战士出征一样戴着大红花,努力向周围挥舞着双手,努力向每一个送行的人说声谢谢,说声再见。”

    “我们的目光从一个个似乎有些熟悉的脸上停留,努力地从人群中寻找着自己的亲人。我们一个个非常动情,一个个都啜着眼泪。车走得很慢,一圈转下来,眼圈都红红的,嗓子都哑哑的,手臂都酸酸的。”想起当年耿志刚仍然有些激动。

    从头学起当农民

    “我们的知青小组共12个人,5男7女,最大的17岁;最小的15岁。”这样一群孩子插队到大草岭生产队,开始了自力更生的新生活。12个生产队,12个知识青年,正好一人一个生产队。初来乍到,首要解决的是“肚子问题”。轮流做饭,两人一组。“我与一个小女生一组做饭,两人都不会做,做菜生怕不熟,常常过火,甚至有几次糊锅,好在大家彼此彼此,谁也不说什么。”耿志刚说。

    “除了做饭,值日生还要把前后院的水缸都灌满。挑水就成了我们的一个难题。不说我们不会用井绳打水,就单说这挑水也不得要领。水井不远,出院门往东一拐,朝北一掉头,小河边便是。可就这么一点路,几趟下来,肩膀就变得红红的。特别是我们挑水的姿势,一扭一扭的,特别难看。有时挑两桶水,回到住的地方能泼出来半桶,为此我们还想了不少办法。”

    耿志刚说,知青岁月里,他们耕过地、割过麦子、采茶炒茶、看护山林,忍受劳动的苦累,饱尝想家的寂寞,但也有快乐,有让他们终生难忘的人,不管苦与乐,青春无悔。“37年过去了,我们也慢慢老了。人生调色板上许多颜色悄然褪去,惟独那金色年华仍然绚丽。那座朴实无华的小村庄,那隐约欢迎我们的锣鼓声,那两排大瓦房的知青大院,那片洒有知青汗水、笑声,留有青春脚印的热土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发“知青”追忆往昔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