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打工汇”对接洽谈现场爆棚。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招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微笑着为学生们介绍企业情况。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本报济宁7月10日讯 9日上午,本报“大学生暑期打工汇”对接洽谈会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火爆举行。14家爱心企业到场参加,共提供了350多个勤工俭学岗位,600余名学生参加了对接会。经过一上午对接,近300名大学生与用工单位初步达成协议。
9日上午8点多,“大学生暑期打工汇”对接洽谈会还没有正式开始,现场已聚集了很多前来求职的学生。南昌大学医学院大二学生张瑞绵做足了准备,不但准备好了记录本和笔,还让父亲到现场给自己提供建议。“暑期打工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能够赚到钱不说,还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社会、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所以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张瑞绵说。
尽管当日天气非常炎热,但对接洽谈会正式开始的那一刻,炎热的天气却被现场同学们的求职热情盖过。单位招聘人员也兴奋不已。“令我非常感动的是,这些学生们根本不怕吃苦,我们单位此次提供了一些促销、外勤工作,相比之下是非常辛苦的,但许多学生仍然报名去干这些工作。我们本来要招30名暑期打工者,现场报名的学生就超过60人,回头我们一定会好好考虑,争取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打工机会。”济宁泡宝商贸公司负责现场招聘的赵女士说。
“大学生暑期打工汇”对接洽谈会由齐鲁晚报《今日运河》编辑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济宁市委等单位联合主办。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邦志表示,这次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暑期生活,为学子提供了暑期社会实践、勤工俭学、提升素质的平台,也为在校大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实现就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锤炼机会。
本报副总编蒋典国表示,目前大学生获得暑期打工岗位的渠道非常有限,由于缺乏经验和正确的领导,大学生暑期打工上当的现象屡屡产生,“大学生暑期打工汇”活动就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和用工单位搭建这样一个会晤洽谈的平台。下一步,本报将逐步把“大学生暑期打工汇”打造成品牌活动,为大学生暑期打工打通快捷安全的“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