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市民疑买到假和田籽玉
外皮一磨就掉色,无发票商家不退货
  • 2011年07月11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7月10日热线消息(记者 赵松刚 通讯员 张琦)7月初,市民刘先生在青年路一家玉器店内花5000元买了一块和田籽玉,可是外皮一磨竟然露出白色石头,于是他怀疑买到了假玉。然而,因刘先生“弄坏了商品外皮”,而且无法出具发票和鉴定报告,商家不同意退货。

    7月初,家住月河路的刘先生向潍城区消费者协会反映,他在潍城区青年路的一家玉器店内看上了一款色泽和形状都不错的和田籽玉。销售人员告诉刘先生,这块玉是朋友托他代卖的,是新疆产的珍品,非常珍贵,现在只卖5000元。刘先生觉得挺划算,就买下来带回家中。

    不久,刘先生一位懂玉石的朋友看到了他带的这块和田籽玉,跟他说玉上的枣红色可能不是原有的,而是做上去的。刘先生一听,吃惊不小,就用硬物磨擦玉的表面,结果表面的颜色随之脱落,并露出了白色有裂痕的石头。于是刘先生怀疑自己买到了假玉,就找到了经营方讨个说法。可是,经营方解释称,外皮坏掉了,不能再退货。无奈之下,刘先生找到了潍城区消费者协会,希望可以通过调解解决。

    然而,潍城区消协在调解过程中发现,刘先生并没有这家店给予的发票和这块和田籽玉的鉴定报告,调解最终不了了之。

    潍城区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介绍,玉石材料是玉器的首要前提。在市场和一些网店上,常会见到一些无皮山料或者俄料,冒称和田籽料出售。由于俄料也属山料的一种,特性是色白但玉质太水,即是透明感过重,密度和有质感都比和田籽料差。另外,皮色自然灿烂,是和田籽玉皮色特有的特征,也是真货的特点。工作人员提醒,一些对玉器外行的市民,不容易辨别玉石,所以在购买时一定要索要发票,作为凭据。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口为伤者凑钱“开了溜”
过街涵洞墙面遭“黑手”
一市民疑买到假和田籽玉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