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影终结篇再掀热潮
11年哈利的魔法施向何方
  • 2011年07月22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师文静

    “你第一次阅读《哈利·波特》是几岁?”这是最近让“哈迷”们感兴趣的提问。15日起全球公映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就像一部时光穿梭机,带领已经长大了的中文版“哈迷”们回到过去。
    2000年10月《哈利·波特》中文版首发。对一代代中文版“哈迷”来说,在过去的11年里,额头印有闪电疤痕、手持魔法棒的哈利·波特陪伴着他们一起成长。《哈利·波特》之于中国出版业是一种新模式,并带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复兴。《哈利·波特》对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有何影响?文学界如何定义它?

    中文版《哈利·波特》销售过千万册

    突然被问及《哈利·波特》系列当年的出版情况,此书的中文版责编叶显林有点儿意外,因为距离2007年大结局版《哈7》出版都已近4年,而《哈1》已经面世十多年了。他需要静下来细想才能捋清“哈利·波特”是如何“飞入”中国寻常百姓家的。

    1999年10月,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中国的出版人就了解到了一本颇有传奇色彩的幻想小说,那就是《哈利·波特》,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部小说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横扫了欧洲和美国的图书市场。

    敏锐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了“辛苦寻找”罗琳的过程,以及与英方一轮又一轮“艰难的谈判”。叶显林称,现在有一种说法是2000年有多家中文出版社与我们争夺版权,其实这是无头案。当时到底有没有竞争对手,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但这也说明了业界对它的关注。

    “当时引进版权图书没现在多,出书的难度在与罗琳一方的‘谈判’上。最终人民文学出版社以满足罗琳代理人50万首印要求拿下版权。一次性出版了《哈利·波特》系列的前三部。”叶显林称,此后《哈利·波特》开始了空前绝后的中国之旅。

    中文版《哈利·波特》系列后几部首印近100万册,《哈7》首发后在北京一家书店4小时卖了5000本。至今《哈利·波特》中文版已销售1000多万册,并持续着高销量。

    推动儿童阅读但非安徒生意义上的经典

    《哈利·波特》“病毒”席卷中国图书市场,而对于读者来说感受最深的却是个体阅读体验。叶显林称,他的儿子今年9岁了,出于各种原因他一直阻拦儿子阅读《哈利·波特》。但是他最近发现,如果再阻止下去,他的儿子很有可能失去与同龄人谈话的共同兴趣点。可见《哈利·波特》的影响有多大、“病毒”侵蚀有多深。

    《哈利·波特》取得了市场的成功,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如何?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郝月梅称,能不能成为超级畅销书不完全在于作家和作品质量,还在于图书的商业运作。“有好的作家、好的作品,我们能不能把它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哈利·波持》是不是文学经典还有待历史来定论,但如果这套书出自中国,恐怕我们真不能把它做成现在这样。”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是国内较早研究和推广《哈利·波特》阅读的业内人士,他认为《哈利·波特》虽广受欢迎,但不是最好的儿童文学或者文学作品,它只是文学中的一种。但是,《哈利·波特》对推动儿童的阅读起到了很大作用,将孩子们从电视机前拽回到书本前。

    梅子涵称,在《哈利·波特》出版之前,西方文学史上就曾出现过多部类似题材的小说,不论是从质量还是规模上都堪比《哈利·波特》,甚至超过它。“可是为什么这些作品没有火?《哈利·波特》的成功有多种因素,它还有电影等一系列产品,这个成功很难去分析。但是,文学经典有很多种,在未来,《哈利·波特》肯定能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但是它与有些经典作品是不同的,它与安徒生和林格伦(《长袜子皮皮》作者)的作品不会是一种意义上的经典。”

    讲故事可借鉴简单模仿是对原创的祸害

    任教于北京大学西葡语系的范晔称,《哈利·波特》的最大魅力是将诸多魔幻元素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上课,读者也上学也需要背诵,只不过哈利·波特需要背魔咒,而我们背的是语文数学。这种现实与魔幻的结合,通过很好的故事呈现出来。”

    评论界对于罗琳的认可,也多是在其故事性上。梅子涵称,现存的儿童文学里,总能读到不错的思想和意境,但是很难读到精彩的故事。“《哈利·波特》像中国的《西游记》,两部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超常能力的,他们惩恶除霸,展示善和美好。这是吸引读者的地方,也是可借鉴的。但是,肯定不会再有作家写类似《哈利·波特》这样的作品了。”

    郝月梅分析称,《哈利·波特》这部魔幻作品与中国主流儿童文学创作不在一个路数上,所以它对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无论是杨红樱、郑渊洁还是曹文轩等国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他们的创作重点还是贴近现实的校园文学,或者在现实基础上的童话题材。中国国内纯粹的幻想作品很少,即便有也只有‘魔’没有‘幻’。我们应该看到在世界儿童文学平台上我们的差距,但也不应该妄自菲薄。”

    梅子涵告诉记者,《哈利·波特》对中国作家有影响,那就是产生一批仿造品,但没有一部是成功的。“《哈利·波特》的巫术、巫师文化在欧洲早已存在,是欧洲文化本身的一部分。《哈利·波特》突降中国,在没有以上文化基础的土壤中,如果中国作家只一味地简单模仿,而放弃我们自己的叙述方式,这无疑对国内原创文学是祸害。”

放大 缩小 默认
11年哈利的魔法施向何方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