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代“红嫂”于爱梅:
拥军是继承更是感恩
  • 2011年07月22日 作者:
  • 【PDF版】

    于爱梅在沂蒙影视基地讲党性教育课。

    记者 展萍 摄 

    积极拥军支前,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救助八路军伤病员,无私创办战时托儿所,秘密保存党的机密资料……电视连续剧《沂蒙》中于宝珍的原型王换于被誉为“沂蒙母亲”,她的崇高品质曾感动了几代人。

    如今,向官兵赠送鞋垫和生活用品,省吃俭用拿退休金拥军,发动企业开展联合拥军,为老“红嫂”及后代争取基金补助……王换于老人的孙女于爱梅以先辈为榜样,继承拥军传统,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谱写出了一曲曲拥军爱民的新篇章,被誉为当代“红嫂”。

    280双鞋垫,恰好雪中送炭

    衣着朴素,语言质朴,虽然已60岁,但于爱梅却一点不显老,精神抖擞,步伐矫健。于爱梅是沂南县第四中学退休教师,共产党员。退休了,可她闲不住,记者是在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见到于爱梅老师的。自今年3月份开始,她义务担当了沂蒙影视基地的党性教育课教员。

    退休在家的于爱梅考虑着为社会做点什么。2004年,她带着20双鞋垫、几箱方便面和毛巾,跟随“全国拥军模范”李秀莲第一次去当地部队拥军,从此她走上了自己出钱积极拥军的道路。

    几年来,于爱梅到各处拥军无数次,但最令她难忘的是到“阅兵村”的那次拥军。2009年“十一”国庆阅兵前夕,于爱梅联合李秀莲赶往北京,向在北京参加国庆阅兵训练的济南军区某部官兵赠送鞋垫280双。“当时有二十几个人离要求的标准身高差1厘米,部队首长正在为此着急时,我们赶了去。”二十几位官兵垫上鞋垫后,那1厘米的身高差距消失了,部队首长激动地握着于爱梅和李秀莲的手说:“两位大姐啊,你们及时送来的这些鞋垫,简直是雪中送炭。”听着“雪中送炭”这个词从部队首长口里说出,于爱梅和李秀莲激动得不知说啥好,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在拥军的过程中,于爱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不惜花费自己的退休金,每年她用于拥军的个人花费都在1万元以上。据统计,近几年来,她个人投入用于购买拥军慰问品的资金达5万余元,仅向部队官兵赠送的鞋垫就有1000余双,对此她却毫无怨言。

    是什么让于爱梅年复一年无私拥军?“是信念。”于爱梅说。那么又是什么来支撑她这种不灭的信念?“是一种继承,更是一种感恩。”她如是说。

    小时候于爱梅在奶奶和母亲身边长大,每逢下雨天不能干农活时,于爱梅都会听奶奶讲故事,讲历史,讲那些发生在先辈身上的鲜活故事。渐渐地,在耳濡目染的教育过程中,于爱梅终于理解了奶奶和母亲的这种大公无私的觉悟从何而来,这是一种对党和人民的信任和热爱,是一种信念。

    300公里路 她都不觉得累

    沂南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当年为党和军队做奉献的百姓群众可以说是无法计数,如今,他们当中的有些人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生活困难。于爱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直想为他们做实事、好事。2006年,她到北京与“中国和平基金会”进行了沟通,向该基金会申请了10个补助名额,由基金会每年向县内的张红英、王桂花、范桂君等10位“红嫂”式英模人物每人提供1200元生活补助。后来,在她的协调下,又陆续增添了“沂蒙红嫂”明德英的儿子李常俊等人。

    每一年,基金会都会把补助金打到于爱梅的账户上,第二天一大早,她便开着车挨家挨户将补助金送到“红嫂”手上。2007年她第一次开车送补助金,因为修路,她要转好多路。早上,她从界湖出发,到横河将补助金交到明德英后代的手上,然后返回界湖,来回要60多公里,然后经孙祖、岱庄、岸堤到东辛庄,往返要80多公里。中午,于爱梅回家吃了饭,下午继续奔波,从界湖出发到大庄,往返要40多公里,再由界湖到苏村,往返50多公里,从界湖再到铜井珠宝村,往返又是40公里。还有其他几位“红嫂”在县城,于爱梅也一一给送过去。整整两天,300多公里路,于爱梅一分钟都不敢耽搁,她把补助金一一交到“红嫂”及后代的手上。

    “做这一切,不为别的,我只想让这些红嫂及后代们感到心里温暖,让他们感觉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她们,时刻在想着她们,让她们安度晚年。看到她们拿到补助金微笑的样子,300多公里的奔波我一点没觉得累。”于爱梅说。

    为了拥军,她“厚了脸皮”

    个人的热情再高涨,力量也是薄弱的。2008年,于爱梅琢磨着怎么才能壮大拥军的力量。她找到沂南县妇联主席王秀芳,将她的想法一说,王主席拍手称赞,这个想法便是发动企业加入拥军行列。

    就这样,于爱梅开车带着李秀莲又开始了奔波,可这次的奔波显然不如送补助金那么顺利。“领导现在很忙;都在开会呢;领导都出差了……”做完自我介绍,说明来意后,她们常常听到这些托辞。做了一辈子教师的于爱梅第一次感觉到吃闭门羹的滋味,心里也觉得特别别扭。

    每当感觉脸上挂不住,快要放弃的时候,于爱梅就想起母亲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发展一名党员,不知要徒步跑多少趟,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竟有这番勇气和坚持,竟有如此高的觉悟,她现在的这点困难算什么,为什么不能坚持呢?于爱梅想着想着就又有了力量和勇气。

    手里拿着企业名单,于爱梅一出去就是一整天,有时候到了下午一点,却连午饭也吃不上。她们连续跑了整整四天,走了近二十家企业,最终有9家企业愿意加入拥军行列。“其中有一家大型企业的老总对我们的行动很赞赏,欣然答应加入拥军行列。”于爱梅说起当时的情景,心里仍然很激动。

    有了企业的加入,拥军力量壮大了,在她的组织发动下,沂南民间拥军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沂南县“红嫂拥军协会”也应运而生。2009年春节前,于爱梅联合县内9位热心女个体企业家,又到临沂军分区进行拥军,向军分区官兵赠送食品、日用品80余箱,受到部队官兵热烈欢迎。

    为了拥军,她“做起生意”

    虽然有了企业的加入,但于爱梅还是每年都拿出1万多元钱来拥军,最多的一年是2009年,花了1.5万元还多。这对于每月只有2000元退休金的于爱梅来说着实感觉到了经济上的紧张。于爱梅的丈夫也有工资收入,她们一家就靠着两人的工资度日。去年,于爱梅的二女儿上了大学,这使得于爱梅一下子感觉手头紧了起来。鞋垫、煎饼、毛巾等生活用品样样都需要钱,要拥军就要花钱,于爱梅不得不为钱的事开始苦苦思索。

    于爱梅当了一辈子教师,这如何赚钱,她还真不知道,于是她找到朋友商议。朋友给她出了一个主意———卖酒。于爱梅跟记者聊起这些时,她自己都笑了,可能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她从没有接触过做生意这事,也从没想过会在退休后做起生意,对卖酒这事也是一头雾水。

    就这样,在朋友的介绍下,她准备代理“回归赖酒”。“酒的质量必须有保障,不然绝对不做。”于爱梅首先向朋友讲了她的立场。回归赖酒的山东总代理在聊城,于爱梅驱车来到聊城首先考察了酒的质量等相关信息。第二次驱车到聊城时她便和对方签订了合同。就这样,2010年8月,于爱梅作为回归赖酒临沂的代理商,开始了她的生意生涯。

    购进一批酒后,她在莒南、沂南、兰山三个地方发展了代销商。由于对酒水懂得比较少,销售情况不是很理想,于爱梅没打算放弃。她说等她在沂蒙影视基地讲完了课,还要继续发展她的生意,因为她需要钱,她要继续拥军,“有了钱才能更好地继续拥军。”

    文 本报记者 崔洪英 通讯员 薛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拥军是继承更是感恩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