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 张召旭 实习生 张亚琼
近日,聊城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要把育新北街与育新街路口一处建在居民楼下的垃圾站点改建成压缩式垃圾站点。由于长期遭受垃圾异味、污水横流之苦,小区居民反对垃圾站建在小区楼下,一天24小时轮流值班防止施工。
现场:
居民24小时值班防止施工
21日上午,记者在育新街新区小学家属院门外看到,一条约百米长的白色条幅从家属院南墙下绕过路灯杆一直延伸到小区北门,将要改建的垃圾站围了起来,横幅上写有“禁止倒垃圾”字样。小区南门外人行道上的十几个大号垃圾桶已经不见踪影,人行道上的花砖也被翘掉,堆放在小区外人行道上。小区北门外人行道上有一张桌子、一把遮阳伞和几根板凳,七八名居民正围坐在一起议论。
小区居民郑先生说,横幅是他们拉起来的,原因是环卫处要把原来的垃圾站改成压缩式垃圾站,周边居民都不同意。郑先生说,为防止环卫处施工,从上周六开始,小区居民自发轮流在北门外24小时值班。
郑先生说,如果事情得不到解决,他们将一直蹲守下去。“附近居民都很支持我们,有些居民还送来了牛奶和矿泉水。”
居民反对:
垃圾站离居民楼不到5米味太大
小区居民魏女士说,新垃圾站点准备在原来老式垃圾站基础上改造而成,建在人行道上,和居民楼只有一墙之隔,她们担心建好以后会和老式垃圾站一样,一年四季臭气熏天。“以前垃圾压缩车运垃圾时,压缩出的污水都流到机动车道上,别提多难闻了。”魏女士说。
“以前老式垃圾站使用时,垃圾清运工人每天从下午6点开始清运垃圾,一直到凌晨两三点才清运完,期间,垃圾车辆轰鸣声、清垃圾的声音等一直响个不停,吵得晚上无法入睡。”小区居民井先生说,他也担心建了新垃圾站后这种情况再次出现。
井先生说,根据相关标准,生活垃圾转运站不应设在立交桥或交叉路口旁,大型商场、影剧院出口等繁华地段,临近学校、餐饮店与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新式垃圾站选址在路口和居民楼下,路对面就是新区幼儿园和新区小学,附近还有餐馆,建在这里不符合规定。”“垃圾转运站距建筑物应8米远以上,建新垃圾站的位置离居民楼还不到5米。”
部门无奈:
压缩式垃圾站几乎没污染
聊城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蔚文莉说,育新街改建的垃圾站点属于压缩式垃圾站,各方面都符合国家环保要求标准。和长途汽车总站附近的垃圾站一样,是移动式垃圾站,有清洁卫生、几乎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垃圾压缩站用液压系统控制,将垃圾在密封的储存仓内压缩,使生活垃圾压缩前后体积比达到3:1左右。“严格来说,育新街计划改造的根本算不上垃圾转运站,最多就是个垃圾站点,容量在10吨左右,选址都是经过规划局规划许可的。”
蔚文莉说,老式垃圾站点用得时间长了,很容易造成污水横流,特别是下雨天,垃圾站点附近路面上几乎全是污水。新型垃圾压缩站具有自动排污水功能,在垃圾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将通过地坑底部自动排水系统排入污水管网。整个压缩垃圾站通过遥控器操作各个动作,大大降低劳动强度,一人可管理多个垃圾站。
蔚文莉说,垃圾压缩站几乎没有污染,夏天时会安排工作人员多用清水和消毒水冲洗场地,防止细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