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爸爸,家就不像家”
14岁莒南女孩吐心声:爸妈在青岛,我也在青岛,那该多好!
  • 2011年08月02日 作者:
  • 【PDF版】

    14岁的徐慧,稚嫩的小脸上写满了对父亲的依恋。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李晓闻 

    放暑假了,14岁的徐慧从老家莒南县来到青岛,看望一直在青打工的爸爸。与其他“小候鸟”相比,徐慧也许要幸运些,因为她平时可以跟妈妈、弟弟在一起,生活中缺失的只是爸爸。然而,正是由于爸爸的“缺岗”,成了徐慧童年无法弥补的遗憾。

    “只有爸爸回家了,家里才热闹”

    徐慧的父亲徐恒士今年40岁,是一名装修工人,在青岛打工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徐恒士说,女儿还没出生的时候,自己就只身来到了青岛,做过维修工、卖过菜,平时尽量每个月都回家一次。徐慧的母亲则一直在家务农,家里还有个9岁的弟弟。 

    “我和弟弟很长时间才能见到爸爸一次。”徐慧低着头,轻轻地说:“每次爸爸回家,我都希望他能多住几天。但是爸爸要打工赚钱……” 

    提起两个孩子,徐恒士也满心愧疚,说自己现在拼命打工,就是为了孩子能过得好一点。“怕就怕两个孩子出息了,考上大学了,自己却供不起啊!”徐恒士无奈地叹了口气。

    “没有爸爸,家就不像家,老是觉得少点什么。每次爸爸一回去,家里就特别热闹。”徐慧依然低着头,从略带埋怨的语气中,听得出这个14岁孩子对父亲的依恋。

    “我不敢坐公交车!”

    在青岛,徐慧去过最远的地方应该是海底世界了。“是我小姨开着小轿车带我去的。”一提到海底世界,徐慧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嘴角也开始上扬,“你知道吗,我第一次看到了海龟和鲨鱼,还有好多我不知道名字的鱼。” 

    徐慧说,平时自己一般不出门,偶尔出门,也只是前后两条街转转,从来不走远。当问及为什么不坐公交车出去玩时,徐慧尴尬地笑了笑,腼腆地说:“我从来没坐过公交车,也不敢坐。”徐恒士则在一旁解释道,孩子打小在农村长大,没见过世面,连公交站牌都不会看,“坐公交车怕她坐丢了呢。” 

    “这个假期没有暑假作业,我都在家里看电视。”徐慧所说的“家”就是她这个暑假寄居的地方,是同样在青岛打工的叔叔租的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地处金坛路和延吉路交会处,离中央商务区只有几步远。然而,来青岛已经一个月的徐慧除了跟小姨去过一次海底世界之外,只随父亲去过附近的家乐福超市和万达广场,父亲忙的时候,徐慧就经常一个人去泡图书馆。 

    “我最喜欢看作文书。在图书馆里拿一本书随便翻翻,一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徐慧说。

    想来青岛上学,但是怕跟不上

    徐慧今年已经14周岁,却刚刚小学毕业。父亲徐恒士说,由于女儿生日小,第一年报名上小学,学校不收;第二年进了学校以后,女儿却明显有些“不跟趟”,于是就连续读了两年一年级。“现在她学习能跟上了,尤其是语文,成绩特别好。”

    “青岛真好,青岛的学生知道的东西也多,我也想来青岛上学,但是怕跟不上。”徐慧眼睛看着窗外,轻声道出了自己的愿望。 

    “我问过了,青岛学校的教材跟老家的都不一样,老师教的也不一样。我有好几个工友的孩子都在青岛插班上小学,花很多钱不说,刚开始一两年孩子学习都跟不上。”徐恒士补充道,“就拿英语来说吧,老家那边的孩子是从小学三年级以后才开始学英语的,青岛的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了,而且都说得挺好。” 

    “我英语说得不好,而且我也不会说普通话。”徐慧不好意思地说,“如果能像城里孩子那样,爸妈在青岛,我也在青岛,那该多好。”浓重的莒南口音,道出了这个孩子质朴的心声。在这个14岁小姑娘纯净的眼眸中,不仅仅闪烁着对这座城市的憧憬,更流露出对父爱、对幸福家庭的渴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爸爸,家就不像家”
15岁小候鸟体验“破烂王”
关爱“小候鸟”我们在行动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