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陵山:
孙庞斗法的不老传说
  • 2011年08月04日 作者:
  • 【PDF版】

    2352年前,孙膑与庞涓之间的齐魏马陵之战,让马陵山载入了史册和历代人的记忆中。如今从庞涓沟、卸甲营、上马石、恨谷崖、社子村等马陵山风景区的一些地名中,仍能依稀嗅到古战场的遗风。1972年,随着《孙膑兵法》的出土,这些地名和传说终于与它们失散多年的历史记忆联系起来。 

    孙庞斗智马陵古道

    8月1日中午,记者一行来到郯城县马陵山脚下,在夏虫蜂鸣中,顺着庞涓沟,去找寻公元前341年孙庞斗智于马陵古道的遗址。

    庞涓沟也叫独龙涧,公元前341年,孙膑与庞涓曾决战于此。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在我们上行时,发现沟中河水在静静地流淌,两侧的山崖依旧怪石林立,草木丰盛,屏息走入其中就再难被发现。即使现在看来,这里也确实是个设伏的绝佳场地。

    在上山途中,我们遇到一位名叫孙传璞的老者,他今年81岁,身体依然硬朗,家就住在马陵山脚下的卸甲营村。据老人讲,他从1992年就上山了,根据自己掌握的历史材料,每天给上山的游客讲解马陵之战的故事和传说。近20年过去了,老人家对这里的草木山水都稔熟于心。

    “公元前341年深秋,就在我们的脚下,发生了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在这一战中,孙膑利用庞涓刚愎自用的弱点,制造假象,借就山势,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在上山过程中,老人按照山中地形,一一还原当年的战场,孙膑与庞涓的故事仿佛活了过来。

    老人告诉我们,在庞涓沟中生活着一种独特的螃蟹,相传当年庞涓死后,鬼谷子令他的尸体上生长出5朵红花,并让山谷中的螃蟹沿袭庞涓的庞姓,所以庞涓沟中的螃蟹生的红色眼圈,就是庞涓化身的,它们躲在马陵山的石头下面,用红眼圈盯着马陵山中一草一木。而且这种山螃腿再生力之强是由于庞涓腿部中箭而急于逃命而致,现在附近的人还经常到山上来捉这种螃蟹用于医治跌打伤,也有一些人专捉了出售给需求者。

    事实上,这是来自于民间百姓的传说,用红眼圈来形容庞涓的善妒。这里的螃蟹与马陵山特别的山水和地质有很大关系。

    《孙膑兵法》一锤定音

    据马陵山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在马陵山一带的搬迁和施工过程中,曾出土过很多铜箭头,附近村民深挖土地时也曾有过类似发现。马陵山地带出土的兵器,与齐魏马陵之战的年代相当。这些兵器的出土也成为马陵之战发生在郯城的佐证之一。

    8月2日,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北大孙子兵法研究中心研究员、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研究员杨玲,向记者介绍了马陵之战遗址的一些争议和解答:“马陵之战”最早记载于《史记》和《战国策》,但这两部书只是描述了“马陵之战”的大体过程,并未明说马陵在何处,这就引发马陵古战场所在地的众多争议。马陵之战战址出现了大名说、鄄城说、范县说、莘县说、郯城说等多种说法。郯城马陵山是马陵之战战址的说法出现较晚,清乾隆年间修的《沂州志》载:“马陵山在州东九十里,与郯城接,状如奔马,直抵宿迁……魏伐齐,孙膑胜庞涓于此。”这个说法本不受到人们重视,但是在《孙膑兵法》出土后,郯城多部门专家考证之后,主郯城说者渐多。

    1991年,《孙膑兵法》暨马陵之战学术研讨会在郯城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揭开马陵战役的千古之谜,史学界考证认定:齐魏马陵之战的战址,在今江苏新沂至山东郯城东部的马陵山的群山之中。

    杨玲就此分析说,齐魏马陵之战遗址被学术界认定于郯城马陵山,还与这一带有很多地名、村名都与齐魏马陵之战有关。当然,当地居民世代相传的传说也是一种浓郁的民俗文化。

    她还认为,在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陈忌问壘·地葆》篇中,关于马陵之战地势地形的论述是最有利的理论作证,被学者们誉为是“印在大地上的孙子兵法”;加之郯城马陵山出土的大量战国时期的兵器,使得齐魏马陵之战发生在郯城,成为目前最有说服力的一说。

    本报记者 韩纪功 左肖 实习生 朱春晓 通讯员 禚艳华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庞斗法的不老传说
“北方漓江”的沧桑记忆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