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姐姐当年受助 弟弟再申阳光
枣庄姐弟俩自强不息结缘利群阳光
  • 2011年08月05日 作者:
  • 【PDF版】

    这里几乎成了刘姝汶上自习固定的座位。一杯水、一摞书就可以度过整个上午或下午。             董潇君 摄

    本报记者 徐洁 实习生 董潇君 刘媛媛

    在今年申请利群阳光助学金的信件中,一封来自枣庄的信件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写信的男孩叫刘思全,他说,二姐刘姝汶2008年曾在利群阳光的帮助下走进大学。

    刘姝汶!一个熟悉的名字,把人们带回2008年:2008年助学金发放仪式上,那个拄着双拐的阳光女孩!

    如今在青岛科技大学读书的刘姝汶正在准备考研,她获得过学校十大自强自立标兵,自己勤工助学支付生活费。

    3年前拄双拐领助学金

    2008年8月25日那天,刘姝汶走进助学金发放现场,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却有着向日葵般甜美的笑容。她对当时采访的记者说:“我从小残疾,为了给我治病,家里债台高筑。尽管我吃得不好,穿得不如别人,还身有残疾,但我仍以正常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一席话感动了现场很多人。

    今年的8月1日,记者在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见到刘姝汶,两个月的暑假,她没有回家。每天,她会拎着一杯水准时来到自习室,像高考前的那段日子一样,桌子上堆满了考研书籍,她往往一坐就是一天。

    从小患小儿麻痹症留下残疾,拄着双拐的刘姝汶每一步都必须走得很稳当、很踏实。

    “要自己看得起自己!”

    刘姝汶小名叫“菲菲”,被她的舍友演绎成了“老肥”。说起宿舍的姐妹,刘姝汶脸上满是幸福。

    “其实我们班贫困生挺多的,只要看得起自己,别人会尊重你的。”刘姝汶说。

    大学里,学校给了刘姝汶一份资料室勤工助学的工作,帮她勉强维持生活。

    “我从来没有过自卑心理,因为我相信上学能够改变命运,谢谢利群阳光给了我实现这个梦想的机会。”刘姝汶说,也许5000块钱对别人来讲不算什么,但当她第一次出远门到济南领助学金的时候,真是很感动,“没有被怜悯的感觉,感受到的是支持和力量,组委会工作人员还给了我衣服和包,希望一下子被点燃。”

    弟弟今年申请“利群阳光”

    今年,刘姝汶的弟弟刘思全考上大连海事大学。这个单亲的四口之家中,三个孩子全部考上大学,在邻居眼里是个小小的奇迹。然而,母亲的负担也更重了。刘思全在申请信中说:“大姐、二姐几年来的学费早已借尽了亲戚家的钱,这样的家庭再也没有能力供我上大学了,可妈妈硬是咬着牙撑着,拼了命地每天早出晚归在外面奔波……高考过后,过度劳累的妈妈突然贫血晕倒了。”

    “回首十年的上学生涯,印象最深的不是考试成绩好时的喜悦,也不是成绩差时的失落,而是交学费时面对妈妈为难的辛酸……”

    刘思全说,一直以来,二姐刘姝汶是他的精神榜样,从二姐身上,他学会自强自立。二姐告诉我,“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争取光明……利群阳光给了我穿越暴风雨的力量,如果有一天能对别人有帮助,我将义不容辞!”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成10日将赴济南检查
专科一批1.5万计划征集志愿
姐姐当年受助 弟弟再申阳光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