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援建日喀则首家村级浴室通过验收
藏民一年洗一次澡成历史
  • 2011年08月05日 作者:
  • 【PDF版】

    ▲首家村级洗澡堂很受村民欢迎。 图片由援藏干部提供

    本报特派记者 刘爽

    许多人都记得藏民一年一度的沐浴节,这一天藏民们都会到河中一起沐浴。而除了这一天,藏民平时很少洗澡。当地的艰苦生活条件和地域条件导致他们平日洗澡成为一种奢望。村级洗澡堂的建立,将改变这一历史。

    》》 以前每年沐浴节才会洗次澡

    7月26日,日喀则白朗县巴扎乡恰仓村的公共浴室经过了验收,这是日喀则地区首家村级洗澡堂。

    巴扎乡党委书记欧珠介绍,因为当地条件所限和当地风俗习惯所致,藏民一般只在每年的十月份沐浴节才到年楚河洗冷水澡,且一年只洗这一次澡。

    “以前没有村级洗澡场所,我们牧民容易出汗,但是找不到地方洗澡,在高原上又害怕着凉感冒所以不能随便洗,找个盆子洗洗澡都要冒着很大的危险。”村民普琼回忆。

    现在村级浴室建起来了,我们可以经常来洗澡了,多来这里洗澡,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普琼非常期待地说。

    》》 四百多个鸡蛋赠援藏干部

    据介绍,该洗澡堂包括其配套设施共花费30万元,全部由山东省援藏资金支持,今年5月开建,共有64平米,四个太阳能供热,设计为四男四女八个沐浴间。按每天8人洗澡计算,村里300多人每人每月至少能洗一次澡。

    “建澡堂以前已经征求过村民的意见,非常受欢迎。”欧珠说,从澡堂开建到建成,每天都有村民来看进度。在村委会办公室内,记者看到了两筐藏鸡蛋,这些都是村民自发送来想转交给援藏干部的。“没有人要求我们这么做,是我们私下自己商量的,为了表达我们的谢意,每家出10个藏鸡蛋,我是党员,就多出了一个,11个藏鸡蛋。”普琼有些羞涩地说。

    洗澡堂经过验收后,该村村民成为日喀则地区第一批能够不出村就洗上热水澡的村民。

    》》 新澡堂免费对村民开放

    据了解,澡堂建成验收后交给村里管理,免费对村民开放。援藏干部先对村干部进行了使用指导,再由村干部值守澡堂,教村民怎么洗热水澡。

    最初澡堂开放的时候,很多藏民朋友连冷热水开关都分不清楚,看着直冒热气的洗澡水直呼“新鲜。”

    带着养女从澡堂洗完澡的央吉看到援藏干部就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好样的,这个(洗澡堂)洗澡很舒服。”她说她现在三十多岁了,在这之前从来没有洗过热水澡。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她希望一个月可以洗上两次澡。

    “村民洗澡的热情都很高,尤其是年轻人和姑娘们,都跟村干部反映想多洗几次澡,但是现在澡堂容量有限,所以还不能满足这个要求。”欧珠介绍。

    欧珠说,澡堂从早晨七点钟开放,一直到晚上很晚了都有村民想来洗澡,只要村干部中有人能抽出时间来,他们都会开门让大家来洗澡,现在每天基本要开到晚上九点以后。

    有援建卫生室小病痛不出村

    7月24日早8时,因为肚子疼,恰仓村村民扎西顿珠来到该村卫生室看病。卫生室开门营业两个月以来,有个头痛脑热的小病,村民不必再大老远跑到乡卫生院去看病了。

    26岁的扎西顿珠说,以前村里没有卫生室,村民不管大病小病都需要跑到乡甚至县卫生院去拿药看病。“肚子疼、感冒还要跑十里地去排队挂号,那种感觉很痛苦的,现在好多了,到了村卫生室,医生给我看完病,开了些消炎痛和维生素,吃过之后一个多小时就感觉好多了。”顿珠说。

    扎西是该卫生室的医生,今年25岁的他在上任之前经过了相关部门的专业培训,所以跟以前的赤脚医生相比,他更受村民信任。“每天从早晨8点到下午6点钟,都有不少市民来咨询、拿药,一般都是拉肚子和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

    白朗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边巴旺堆告诉记者,在每个村建立村卫生室也是山东援藏的内容之一,巴扎乡恰仓村率先建立了村卫生室。

    本报特派记者 刘爽

放大 缩小 默认
藏民一年洗一次澡成历史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