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情50年
———在不同的年代,说一样的爱
  • 2011年08月05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于潇潇 韩杰杰

    爱情或许是世上最难定义的东西。跨越50年,岁月流转,每个时代给在它定义,有内涵也有外延。各种符号、各种概念、各种人。在不同的时代谈不同的爱情。

    但沧海桑田各样的脸,不变的是同一种情深意长。

    因为不管时光多么久远,人总是需要陪伴。给你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

    “40后”:

    还记得那四部样板戏吗?

    李金华恋爱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

    李金华是老潍县“城里”人,住在城隍庙,家里兄弟俩,哥哥已经成亲,自己在造纸厂上班,一个月有20块的工资。

    那时候老潍县还很小,总共几条街,几个厂子,一个人民公园。走在在街上,不认识的也能混个脸熟。

    这样的环境配上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当时的潍坊,“自由恋爱的很少”,李金华算是其中的一个。

    和“初恋”是在戏台上认识的。“初恋”有副好嗓子,喜欢唱戏,与李金华嫂子在同一个厂上班。刚认识时,“初恋”还在唱样板戏《红灯记》,举手投足间把李铁梅演绎得惟妙惟肖,李金华顿时迷上了。

    然后就是约会。两个人不敢公开在大街上走,走路都是一前一后。爱情在小心翼翼中渐渐成长。可惜没过多久,由于一些小误会,两人终是分开了。

    之后一年,又有人给李金华介绍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妻子。再度恋爱,仍是小心翼翼,李金华在前走,对象在后走。即使是到家里找人,也是一个先出门,另一个至少要等三分钟才往外走。

    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就去“新华影剧院”看电影,电影内容也简单至极,只有样板戏。没有李金华喜欢的《刘宝的故事》等。在大槐树下买票,两毛钱一张,路上有人推车子卖两分钱的冰棍,偶尔买上一支。

    李金华金的,当时他们也会在家里约会,对象来家里,父母马上腾出一间屋,把两个年轻人留在屋里,但是不敢坐太久,一般不到半个小时,对象就走了。

    结婚时,父母给了他们一间房。当时家里是四合院,父母住东屋,哥哥住北屋,自己住南屋。花120元打了个桌,打了个大橱,楸木和梧桐木的,把手上刻着花纹,是一件“奢侈品”。又托人买了脸盆、大镜子、暖壶等。

    李金华现在70岁了,老伴也已经66岁。他说自己是个粗线条的人,总是记不得纪念日,哪年结婚,哪年有孩子,哪年工作,都说不清。

    但那时公园的模样、恋人的模样、样板戏、橱子上的花纹,他都记得很清楚。

    “50后”

    婚姻=“我挑水来你浇园”

    一次偶然的机会,任东明的堂哥去邻村办事,路过小姜家的时候,小姑娘正在门口干活,两个麻花辫子,抱着一捆麦秸。好像就那么一眼,堂哥就认准了小姜这个“弟妹”。

    回到村里后,堂哥让父亲和爷爷为任东明提亲。那一年,任东明21岁,小姜20岁。

    “小姜”叫了30多年,年近60岁的任东明说起往事总是在笑, “好像是堂哥看上的”。

    双方父母先看过,大约过了二十几天,小姜父亲带着小姜第一次上门,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老早知道消息,母亲早早把家里三间屋打扫好,第一次见面的情节已经记不清,任东明依稀还记得当时的慌乱,“我们俩都是,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摆。”

    一面见过,“好像就这样

    了”,双方父母都同意,两人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来。见面的机会也不多,双方家里都忙着伺候庄稼,再说约一次会也要走上十几里路。那一年父亲和爷爷抓紧时间给自己盖了三间草房,再后来见面,就开始谈彩礼的问题了。

    不是给“岳家”的,就是自己结婚,新房里必备的。当时小姜家里提出要一台缝纫机,一是当时流行,再说可以自己在家里做个衣服,补个补丁。当时缝纫机的价格要一二百块,任东明有些心疼,就跟小姜商量,能不能不买缝纫机,买个自行车,还可以推出去做个小买卖。

    小姜答应了。改革开放初期,自行车也不好买,托人从县里买过来,新房里打了个方柜,一个老橱,一张大桌子,两个大椅子。小姜娘家陪送了两床铺盖,日子就过起来了。

    小姜很会过日子,精打细算,这让任东明很满意。后来,小姜在家里置了花瓶和镜子,镜子背面放上两人并头的黑白结婚照。任东明除了种地,就是骑着自行车贩青菜,在知识分子还只拿几十块工资的时候,任东明一天能赚十几块。

    一年后,大儿子出生,家里又置了木壳子的收音机。大约又过了两年,改革开放的风吹进来了,任东明买了个留声机。后来又买了凯歌牌黑白电视,400块,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字,对任东明来说,是“一个月赚的”。

    三十多年的婚姻,两人育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都已经成了家,任东明给他们都盖了房子,自己也建了个养老房。现在,“小姜”还在家里种地,任东明在潍坊打工,收旧家电。

    “我们俩也挺好,就是我在外面赚钱,她在家里攒钱。”任东明说,自己现在一年要在外面要八九个月,想到她在家,就踏实。

    “70后”:

    “三大件”背后的“人品问题”

    70后对婚恋有了掌握自主权的欲望,但同时又未完全摆脱传统观念,他们经历了新旧观念相互磨合的阶段。

    在苇湾社区居委会工作的王秋美已是两个孩子的妈了,说起90年代的婚恋,她觉得“既有点自主,又有点传统,有点开放,又有点保守”。

    她1993年迈入婚姻殿堂,那时她周边多数人婚恋走的还是“相亲”路线,不过跟以前“父母包办”不同,他们多了自主选择权,跟现在的“速食”相亲也不同,他们相亲时,父母都在场,很正式。情侣在外面手牵手已经很正常,不过多数人还是比较害羞,人前不太有亲密的动作。平时联系,离得远的靠写信,近的就固定约个地方见面聊天。

    她是在奎文区大虞村举办的婚礼,当时村领导都会上去致辞,其中主管计划生育的干部会特别发个言,强调一下生育问题。结婚也很简单,“动用”了2辆红色桑塔纳轿车,酒席是摆在婆家院里,厨师一边炒着,一边上菜。结婚会有一个星期的婚假,基本用在回门、走亲戚和办理户口等事情上了,很少有人会进行蜜月旅行。

    “前前后后一共花了8000元钱,包含家具、宴请之类的”,王秋美笑着说,自己算是花得比较少的,一般结婚花费在2、3万元钱上。

    她说,新旧观念冲突最明显的体现在白色婚纱上。“老

    人都坚持婚礼不能用白色,最好是大红色才喜庆。”王秋美说,一次,她结婚用的窗帘买成了粉红色,家里有老人都不满意,嫌不用大红色的。虽然90年代已经流行穿婚纱、拍婚纱照了,不过红、粉婚纱最流行,白色婚纱,在市区仅有少数人在尝试,近郊和农村基本没有人会穿,不像现在这般普遍。

    王秋美还记得,那时不像现在,房子不贵,基本上户户都有,没有楼房也有平房,所以房子不是结婚的考虑因素。不过彩电、冰箱、洗衣机结婚三大件已经流行开来,依据家庭条件购买,必备的家居还有组合橱和梳妆台。

    但那个年代,对要托付一生的人,年轻的女孩子有着铁板钉钉一致的定义。

    “主要是看对方人品,人品好了,看着顺眼,就可以相处了。”王秋美说。

    “80后”:

    有多少个定义,就有多少种爱情

    对爱情,没有谁比“80后”更自由,更多元。

    网恋、拇指恋、姐弟恋、异地恋,甚至同性恋都不是问题, “相亲”“同居”“试婚”“丁克”并存,稍一蹉跎,就会“剩下”,稍不注意,又成“闪离”。走得久了,又遇“未婚先孕”“闪婚”、“隐婚”、“裸婚”。

    爱情和婚姻走到“80后”这一代,“爱情至上”成了关键词。会为了爱而结婚,也会为了爱而离婚。

    爱情的表现形式早已经多样,有多少个定义,就有多少种爱情。

    刘晓伟是自由自主式恋爱,与女朋友在一次活动中认识,相处了三年才迈入婚姻。三年相处中,手机和电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说,每天都会打电话给对方,也经常在网上联络,因为联系多,婚前对对方就比较了解。

    对于结婚“三大件”,刘晓伟说,传统意义上的三大件都是生活必需品了,如果要算“结婚大件”,房子算是基础性的一种。他不认可“没房子就没媳妇”这句话,但也认为房子在婚恋中占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刘鹏与老公则是通过网络牵线认识从而结婚的。刘鹏说,工作休息的时候,就喜欢“宅”在家里上上网,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认识了现在的老公,聊得多了,觉得对方不错,就在现实中见了面。她说,现在的年轻人比以往任何年代交际手段都多,交际圈都广,更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Mr Right”。

    像多数“80后”一样,刘鹏也是“啃老一族”“房奴一族”。房子首付是婆婆家支付的,她跟老公负责后续还贷。“10多万元的首付,自己跟老公不吃不喝还得攒3年,攒到那个时候,房价又不知道高到哪里了,没办法,只好先做啃老族”。“20年前,几百元钱就能盖一间房子,不过咱是摊不上了”,刘鹏半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但就算这样,也止不住他们为了个“爱”字前赴后继。

    “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妻子也是与自己相守一生的人,两个人结婚主要还是看感觉,不能凑合。”新婚不久的刘晓伟认为,虽说现在感情会被一些物质因素影响,但是多数人注重的还是感觉,对爱情有很高的期望值,希望与自己爱的人走到一起。

    你看,不管时代是怎么地光怪陆离,日子是这样的浮游辗转,我们仍然,相信爱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情50年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