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近催眠师:
带你入梦
  • 2011年08月05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韩杰杰

    短短几分钟就可以进入别人梦境,窥探对方的隐私,并植入新的记忆———这是电影《盗梦空间》的情节。

    现实中,有人也是通过重新“植入”记忆来帮别人解决心理问题,他们被人称为“催眠师”。

    在潍坊,这个类似“幻术”的新兴职业正在慢慢“伸展拳脚”:帮人克服恐惧症、失眠症,帮人增强记忆力和自信心,甚至用于侦查破案。但无可否认,现实中,人们把催眠神话了。

    而当我们不再将催眠师与神秘划上等号,当我们学会赞美这一最简单的催眠方法,它不过是上帝为我们打开的另一扇窗。

    植入“记忆”的神秘力量

    催眠一词,在普通人眼里,充满了神秘。

    在催眠的舞台表演中,人们经常会看到类似的镜头:催眠师下了“闭眼”口令后,明明意识清醒的被催眠者却怎么努力也睁不开眼睛;催眠师下了“动不了”的口令后,被催眠者仿佛被钢铁人附身,各个关节都不能弯曲,即使别人敲打,也依然直手直腿。

    其实催眠能做到的还有很多,它可以将你“遗失的记忆”重新拼凑还原,可以帮你戒烟戒酒,增强记忆力……

    在潍坊,催眠治疗师已悄然出现,一些人也已近距离感受过催眠的威力。

    20岁的小肖患有恐惧症,恐惧的对象不是别的,而是毫无威胁感的公鸡。她也知道害怕公鸡并不合理,但是即使隔很远看见公鸡,仍忍不住往后退。后来,她求助一位催眠治疗师才找到了恐惧的“症结”。神奇的是,小肖以为“忘记”了的小时候的事情,在催眠的过程中,竟然一一回想了起来,甚至有些细节清晰到仿佛昨天才看见过似的。

    小肖说,催眠师引导她一年一年地回忆与公鸡有关的环节,后来她脑中有了画面:在她很小的时候,曾经被一只公鸡抢过馒头,惊吓中还被啄了,那只公鸡跟她差不多高,很凶悍。催眠师便帮她在那个画面中重新植入了一些场景,大致是20岁的小肖,蹲下来,对小时候的自己说“我长大了,能保护自己了”,然后抚摸那只公鸡,公鸡很温顺地回应了小肖……经过那次催眠治疗,小肖果真不再害怕公鸡,反而觉得公鸡很可爱。

    小柳也是催眠治疗的受益者。他曾患失眠症15年,日日靠喝白酒入睡。后来他家人帮他找催眠师帮忙,才知道原来16年前,他一个家人离世给他留下了很大的阴影。在催眠师三次“重植”记忆下,他已能很好入眠了。

    赞美也是种催眠

    “找个舒服的姿势坐着,然后轻轻闭上眼睛,放松,这时你眼前出现了一只苹果,它是绿的,还是红的,有没有叶子,如果你看到了苹果的样子,点点头告诉我……然后它散发出了成熟的果香……”

    1日,在催眠治疗师李秀艳的家中,她给记者做了最粗浅的放松催眠。随着她轻而柔和的语调,慢慢地记者脑海中就浮现出了苹果的样子,身体的感知仿佛只剩下了听觉,紧紧跟随她的语言,其他杂念都抛在了一边。

    59岁的李秀艳,是潍坊最早用催眠解决心理问题的专家。她工作时,没有先进的治疗仪器做辅助,也不穿白衣大褂,一张沙发便是她的工作场所。接受催眠治疗的人可以放松地坐在沙发上,也可以站立。

    李秀艳说,现实中,人们把催眠神话了,认为催眠就是让人入睡,睡着的时候,催眠师可以窥探他们的隐私,甚至可以操纵他们的意识,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人甚至找到她,往沙发上一坐,全身挺得直直的,说:“你不是会催眠吗,让我睡着看看”,一副“打假”姿态,让她哭笑不得。其实,这是对催眠的误解。

    “生活处处有催眠,所谓催眠,是指高度放松下的专注”。李秀艳说,赞美就是种催眠,例如丈夫不爱做家务,妻子可以在他偶尔做家务之后反复赞扬,这种催眠有助于丈夫形成爱做家务的习惯。广告也种催眠,经常看广告,在购买产品时,就会购买广告上所宣传的那种产品。平常人们所说的“看呆了”也是被催眠的表现,一个人会盯着一片树叶,一动不动,别人叫他都听不见。

    李秀艳解释,在清醒状态下,人能同时关注多件事情,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的人注意力只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那就是催眠师的声音,催眠师可以通过积极的暗示语言,让被催眠者在心理与生理上产生积极的变化。催眠并不神奇,也不是包治百病,它只是心理治疗中的一种方法。心理治疗中的催眠手法,跟生活中的催眠,原理是一样的,不过应用于治疗中的催眠手法,更系统更科学。当然,催眠术是否成功,也是有条件的,一方面取决于催眠师的素质和技能,一方面则取决于被催眠者,他如果受暗示性较强,对催眠术持信任态度,催眠即可进行。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与催眠师是可以交流的,人的意识要比平常更清醒,所以不用担心自己不想说的隐私会暴露出去。

    催眠,其实没那么玄

    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无处不在,人们所受的社会压力也与日俱增,各种身心问题相继产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记者了解到,催眠师在国外许多国家,都是一种正式的职业,在国内大城市中,催眠手法在心理咨询中也应用频繁。在潍坊,催眠治疗师每小时收费在400-600元左右。

    对于催眠,李秀艳坦言,其实没那么玄。谈起当年学习催眠治疗,李秀艳说是源于她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遇到的瓶颈。她最初学的是生理学,从事了17年后,由于工作原因,1994年又转向了心理学研究。

    2003年,潍坊医学院有了心理学硕士点,时任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院长的李秀艳做起了导师。“研究心理学多了,就会发现心理咨询中现应用的一些方法,效果有局限”,李秀艳说。

    后来她在北京读博期间,来自台湾的廖阅鹏主办了一期催眠治疗培训班。当时她对催眠疗法了解有限,也未接触过,觉得挺新奇就了解了一下,觉得它能弥补自己现有心理治疗手法的不足,就报名参加了培训班。“当时学费挺贵,一期26000元,虽然有负担,不过觉得有用,就学了。”后来,她又参加了2次催眠治疗的培训。当时国内对催眠治疗师这个新职业还不太认可,不开展认证,她最先拿到的是美国认证,后来才拿到了国内认证。

    “催眠是一种很独特的心理咨询方法,普通人觉得它神秘,只是认知不够。”李秀艳学成后用催眠疗法解决过很多案例。

    李秀艳介绍,她接手的案例,很多是由于高压生活造成的心理疾病,例如强迫症、厌食症、失眠症、焦虑症,还有一些人老是心情低落、抑郁,没有成就感。这些都可以通过催眠治疗的手段进行解决。催眠技术应用范围很广,除了解决心理问题外,还可以进行潜能开发、增强记忆力,纠正酗酒、烟瘾等不良生活习惯,目前在刑事侦查中,也对催眠进行了应用,用来协助破案。

    让李秀艳感到最有成就感的是,催眠治疗在癌症治疗、哀伤治疗中效果良好。“一些人患了癌症后,心理都调试不好,内心恐惧,心情低落,”李秀艳说,在正常状态下,帮他们开导,效果一般,而通过催眠治疗,则能较好地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健康,把负面情绪处理掉。

    李秀艳相信,随着社会对催眠疗法的认可和监管的完善,脱去神秘面纱的催眠,将服务越来越多的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带你入梦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