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梅花”刚过海蜇来袭
游客游泳频被蜇
  • 2011年08月11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8月10日讯(记者 杨林) 旅游旺季到来,因为下海游泳而被海蜇蜇伤的游客明显增多。岛城一些浴场高峰时单日出现了十五六名被海蜇蜇伤的游客,在青医附院皮肤科,每周可以接诊近20名海蜇蜇伤病人。另外,“梅花”刚过,给近海带来更多海蜇,也增加了游客被蜇伤的风险。

    10日,青医附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汤占利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能接诊两三名被海蜇蜇伤的市民,7月底比7月初明显增多,多数是一些伤势较重的病人,尤其是夜间来问诊的市民,因为白天游泳被海蜇蜇伤但自认为伤势不重,但到了晚上无法忍受被海蜇蜇伤后的痛痒,急忙赶来医院求医。

    “一些游客认为浴场有防鲨网防护,近海游泳相对安全的想法是错误的。”汤占利告诉记者,浅水区海蜇比较少,但距离海边四五百米甚至更远的水域海蜇却比较多,“梅花”过后,一些远海的海蜇被带到了近海,游客被蜇伤的几率增大,“有5位来自北京的游客在一浴的近海游泳,其中3人就被蜇伤。” 

    在青岛的一些海水浴场,高峰时单日就有十五六人被蜇伤。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管理处主任唐闻洲介绍说,现在浴场每天都有被海蜇蜇伤的游客,高峰时一天有十五六人,因为浴场准备了治疗海蜇蜇伤的明矾溶液,一些伤势较轻的游客就在浴场接受治疗,而一些伤势较重的游客必须去医院就诊。

    相比于一浴、二浴这样的海湾式浴场,石老人浴场因为海面空旷,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海蜇蜇伤的游客。石老人海水浴场管理处主任刘海鹏介绍,由于石老人海域水面宽、浪大,海蜇很难稳定在海水里给游客带来危害,目前浴场还没有发现被海蜇蜇伤的游客,但浴场已经针对被海蜇蜇伤游客的急救进行了演练。 

    “被蜇伤后切忌用一些所谓的土办法治疗。”汤占利介绍说,很多青岛市民认为被海蜇蜇伤后抹一些刺激性的东西管用,比如大蒜、辣椒水、食盐甚至用热水烫,有些伤情较轻的市民痊愈后,就认为是自己用了上述土办法有效,实际则不然。“但是被蜇伤后用海水冲洗的做法是可取的。”汤占利介绍说,对于轻度患者,可以用5%的明矾溶液或者炉甘石洗剂进行治疗, 对于出现过敏性休克等重症症状的市民,就要采取抢救治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梅花”刚过海蜇来袭
300万元赃款赃物返还失主
岛城双层观光巴士延迟开通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