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换客,没那么美
  • 2011年08月12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王琳 马媛媛

    “换客”们以物易物,使这种在货币被发明之前的原始交易方式借助当今的高科技得到了新生。“换客”们得到的不仅仅是自己喜爱的物品,他们得到更多的是以物易物的乐趣。

    在这里他们不再遵循传统的价值观,他们遵循的是“需要决定价值”理论。经过16次交换,加拿大人麦克唐纳用一枚红色大回形针换来了一套双层公寓两年的免费使用权。这个故事就充分体现了“换客”们所遵循的“需要决定价值”理论。

    但是,现实中的不少“换客”们却没有听上去那么美,他们的“红色大回形针”换来的可能只是一堆废纸。

    资深换客淘来“废物”

    潍坊赶集网潍坊物品交换专区张贴了不少换物信息,在最新张贴的换物信息中,“海尔203老相机换笔记本”“诺基亚E63换安卓系统手机”“两岁古牧一只换电脑”都被点击近百次。换客真的像看上去那么美吗?

    从事美容行业的丛聪是一位资深的换客,但却不是成功者。她的经历告诉她,潍坊换客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两年时间,丛聪换出40多件物品,从最初的吊带衫到近期的三星手机,她在经历了短暂的惊喜之后,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一件件的“废物”。

    上个月,她在闲置物品交换网上与江苏的一位换客做了一次交易。她用四件没穿过的短袖T恤换了一件九成新的名牌长裙。丛聪已经对名牌长裙心仪已久了,她和对方交换了图片,视频观看了实物,但花了邮费寄过来的衣服并不是正品。衣服里面有很多的线头,颜色不正。

    “用自己的废物换来更没用的东西,太不值了”,丛聪说,她唯一一次还算成功的换物就是用一台相机同城换了一辆自行车。但是那样的经历毕竟太少。

    尽管如此,再对换客有了些许了解后,丛聪开始在网上放了一些旧碟、卡通笔筒等小物品。多则半年、少则一星期,这些小物品就能找到合适的“易主”。

    丛聪说,经常遇到不诚信的换客,那自己只有上当的份儿了。就算是视频,也难保不会有其他的风险。这样的疑虑就决定了贵重的东西肯定是换不成了,但便宜的东西还要花更贵的邮费去交换,也划不来。所以,丛聪到现在也不能确定,自己究竟有没有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换客”。   

    换物也会遭遇陷阱

    换物的好处很多,听来让人心动不已。但是,易物对换客来说就只有好处吗?作为互不相识的换客,换物之间是否也因网络的虚拟性而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呢?很多人还没有尝到当“换客”的甜头,却已经遭遇陷阱,受骗上当。而与网上购物不同的是,若是换到了假货,“换客”往往投诉无门,只能自认倒霉。

    今年刚从济南大学毕业回家的王洪超,就是一个有些“出师不利”的换客。两个月前,他从潍坊贴吧的“潍坊同城交换家中闲置物品”这一帖子中找到满意的“换家”时,十分兴奋。他有一对联想品牌的音响,只用了一个月,扔了可惜,闲置在家又有些心疼,送人吧,又有点不甘心。

    后来,经过朋友的建议,他决定做回换客,用音响换一个对自己更有价值的物品。之后一段时间,他每天都泡在潍坊吧上,关注那个“潍坊同城交换家中闲置物品”的帖子。终于有一天,一个愿意交换电子琴的帖子引起他的注意。王洪超小时候学过一点音乐,而且妹妹之前一直吵着要台电子琴,刚好借这个机会换个“二手的”,让她练练手。

    交换地点定在福寿街与新华路口的中百大厦前,那天刚好是周末,早上不到八点王洪超便按耐不住喜悦,抱着包装好的音响,早早在此等候。前来与他换物的是一个看起来30多岁的人,见到他之后十分热情,一口一个兄弟地叫着。

    为了能让对方放心,王洪超提出他俩找个有电脑的地方,先一起试试音响的效果,以免有什么闪失。哪知对方“豪气”得很,一再表示完全相信他,根本不用试。这样一来,他想使用电子琴的话也哽在了喉间,再不好意思说出口。不过看着对方也像是实在人,王洪超便没有坚持,抱着一人高的电子琴回了家。

    路上,王洪超心里有些打鼓,一对音响换来一个二手电子琴,这个“交易”是不是太便宜自己?

    刚踏进家门,王洪超便和7岁的妹妹迫不及待给电子琴插上电源,一试,有六个琴键是不响的。听着妹妹吱吱哇哇有些任性的埋怨,王洪超心里也十分堵得慌。第一次做换客,抱着美好的憧憬,几天的兴奋,就换来了一个坏掉的电子琴、一肚子懊恼以及一通埋怨。

    王洪超试着再拨对方的电话,头一两次对方还接,对电子琴是坏掉的一事做惊讶状,并表示一定给他个“说法”。但接下来的几天,他再打过去,对方已经是“不方便接听”。

    “我再也不想做什么换客了,可信性太低。”无奈的王洪超只能在自己的微博空间上发帖,提醒其他同学、朋友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

    换客,一座城市的“过家家”?

    不为等价交换,但求各取所需,这就是换客们的指导思想。因此,各种换物网上,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换物要求,比如用电池换mp3、用《读者文摘》换《哈里波特》、用自制靠垫换项链……只要双方你情我愿,便可约定方式进行交换。

    曹娟是一个比较成功且资深的的换客,以前在成都上学时,经常与寝室室友结伴去换物,彼此间也能长长眼劲。后来大学毕业后,她在杭州工作过几年,也一直没有放弃过“换客”这个身份。用她的话说,“换客”已经成了她的一种生活态度,将闲置的换成有用的,帮人帮己何乐而不为,况且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响应低碳生活。

    “但是,从理财的角度来看,换物未必就是一种绝对的精明消费行为。”曹娟说,“换客”普遍抱着“物以稀为贵”的心态来交换物品,很可能以价格比较高的物品换回了一些不值钱但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特别是现在换客的人群为年轻一族,他们不在乎物质的价值,更注重的是交换过程的快乐,在不断地易物中换回的仍是一大堆没有实用的物品。

    此外,看似简单的换客流程,其实也潜伏着不少危机,就像“网购”一样,换物毕竟还不成熟。整个行业并没有完善的监管,换客们只能靠自觉性约束整个交易过程。“如果你做换客,是想用一枚别针换别墅,最好趁早别玩。”那样的奇迹只发生一次,曹娟说,换购的不可思议就在于体验的过程,你的别针有可能换回来的是另一枚更小的别针。

放大 缩小 默认
换客,没那么美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