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部员工爆“世界杰出华商协会”运作模式
本以为做慈善没想到是吸钱
  • 2011年08月20日 作者:
  • 【PDF版】

    文/本报记者 刘志浩 实习生 吕璐

    近日,24岁女孩卢星宇引起网友围观,关注她的原因,不仅因为卢星宇是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执行主席卢俊卿之女,更因为她引人注目的两个职务:“中非希望工程执行主席兼秘书长”、“全球华商未来领袖俱乐部秘书长”。据媒体报道,其所在的“中非希望工程”,将在10年内为非洲捐建1000所希望小学,耗资约20亿元人民币。网民把卢星宇称为“郭美美二代”,民众关注“卢美美”,其意在关注当前的社会焦点问题———慈善腐败。

    O专家声音

    “中非希望工程”疑打擦边球

    8月19日下午,针对“卢美美”事件,本报记者再次专访到山东大学哲社学院高鉴国教授。高鉴国认为,由于国内在如何区分慈善基金性质方面缺乏明确规定,“中非希望工程”疑似在“公”、“私”两端之间打擦边球。

    “它这种情况比较复杂,”高鉴国坦言,由于国内在如何区分慈善基金性质方面缺乏明确规定,因此在断定“中非希望工程”到底姓“公”,还是姓“私”方面,存在难度。

    “换句话说,他们打了个擦边球,但让人无可奈何。”

    18日“中非希望工程”项目主席卢俊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这个项目是百分之百纯公益项目。”

    对此,高鉴国认为,“中非希望工程”是“世界杰出华商会”与青基会合办,华商会属于私人公司,青基会属于公办慈善机构,但“中非希望工程”却主要由华商会负责,这样“很难让人认可它的‘纯公益’属性。”

    高鉴国告诉本报记者,国外先进的慈善基金项目,往往公私分明,“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有着明显界定。”

    高鉴国还以英国为例,表示“即使是同一个名称的企业,其公司和慈善社团都要分别注册,各有不同的‘注册号’。”公司和社团有着严格区分,公司可以盈利为目的,社团则多为纯公益性质。

    他认为,这样一来,政府和公众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公司”或“社团”进行相应的监督。

    高鉴国指出,“中非希望工程”若想不被质疑,其实可以有两条路走。

    “要么他的负责人把钱直接捐给慈善基金或慈善服务机构,这样就是纯公益项目,”高鉴国说,“要么他自己成立独立运作的基金会,这样也不会受到人们质疑。”

    “现在问题关键是,我们没法给它定性,究竟是公还是私,这样公众质疑他,也就很正常。”

    高鉴国认为,目前国内的慈善机构虽然也有监管,但形式却显得比较单一、落后。

    “从最简单的来说,国内公布收、支两方面财务状况时,往往偏重前者,而忽视或故意隐瞒后者,”高鉴国有些无奈地说,高调公布收入,低调处理支出,似乎成为目前国内包括慈善在内各行业的一个“通病”。

    本报记者 刘志浩

    “卢美美事件”追踪>>

    8月19日下午,记者联系到在“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下简称华商会)工作的小美(化名),小美说她今年本来抱着做慈善的心态来到这个协会,经过一段时间工作,“没想到差距会那么大!”

    内 幕1 名为服务企业

    实则“没钱不行”

    小美说,来此之前她以为华商会就是个慈善服务机构,结果来了之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因为来的时间不长,小美目前的工作主要是收发快件以及与客户电话沟通联系,是协会内部最基层的员工。

    “想成为这边会员,必须交钱,”小美坦言,一个公司若想成为该协会会员,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有钱。”

    “我们会给每一个申请加入的企业做资质审核,”小美说,但据她观察,很多员工根本就没有这方面能力,她所认识的一个学广播学的,就“被拉去审核金融方面的企业,你说他能懂吗?”

    小美说,协会上层领导给他们强调最多的,是要求企业多交钱,“即使你有资质,但要是没钱,也入不了协会。”

    小美表示,她对协会的这种做法很不以为然,“有些小公司刚刚起步,正需要钱,需要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时候,但协会却因为他们没钱而不接受他们。”

    当然,“也会办一些活动,为企业提供交流、投资机会,”但小美认为,“协会的营销氛围还是太浓了。”

    本报记者了解到,该协会一年期会员,需要缴纳的会费从4900元到189900元不等。

    内 幕2 业务员拉100万元

    立马获奖2万元

    小美说,他们平时做的项目很多,但主推会员、理事项目。

    “我来的时间不长,没做成功几个,”小美说,与一般业务员一样,他们会有提成和业绩排名。

    “我见过一个做得最多的业务员,拉来了100万元,”随后,“公司马上奖励了她2万块钱。”

    至于这一百万究竟是会员费,还是用作慈善,小美表示她不知道。

    对于近段时间传得沸沸扬扬的“中非希望工程”项目,小美表示他们内部员工都很关注此事。 

    由于中非希望工程属于“新项目”,小美表示他们接触并不多,“主要是客户服务部在做,而且涉及到一些高等级的客户。”小美说。

    同时小美还告诉记者,“卢星宇事件”对协会产生了一些冲击,“8月18日开华商大会,很多人在吃饭休息的时候把这个事当成笑话谈。”

    对此小美坦言,“心里很不舒服,”她的一些同事甚至因此而动了离职的念头。

    内 幕3 “走进非洲”是幌子

    “拉拢高层”是关键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官方网站上,对中非希望工程的说明是:“慈善开路,商务跟进,为会员企业开拓非洲市场提供品牌支持与合作捷径。”

    本报记者8月18日就此询问华商会主席卢俊卿时,其答复是:“(非洲)当地政府在认可捐赠的同时,还希望企业能在当地投资。”他进一步说,“满足了当地的需要,算是合资共营吧。”

    对此,华商会的基层员工小美,则有着自己的理解。

    “能带去一些投资,不过我觉得算是协会的一种‘外交’手段,”小美解释说,“可以打通跟上层的关系。”

    而打通关系之后,“就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平台,协会影响力也会更大。”小美坦言,尽管她不清楚上层做这个工程的动机,但这项工程带给协会及会员企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游击队借据64年后或兑现
安徽一教师私改37学生高考志愿
郭美美事件加剧北京血荒
“最美仙女”为残疾老人撑伞
卢星宇是“仁二代”还是“谎二代”
最新动态O
本以为做慈善没想到是吸钱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