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上漂浮城市或 7年后问世
  • 2011年08月20日 作者:
  • 【PDF版】

    “海上城市”设计图之“展现自由”“海上城市”设计图之“海中绿洲”“海上城市”设计图之“破旧立新”“海上城市”设计图之“游荡的城市”

    据美国《Details》杂志8月17日的报道,全世界首座海上城市也许在7年后就将问世了。美国非政府组织海洋家园协会正致力于在公海上建立一个城市国家,希望它既成为融合了最新科技的宜居家园,同时也是不受现存法律和道德约束的自由主义乐土。2009年,海洋家园协会举办了一次“海上城市”设计蓝图的竞赛,参赛者展示了各种大胆创意。漂浮城市概念如今已有不少,人们正在天马行空似的设计着未来的理想居所。

    “新奥尔良理想城市栖息地”

    可防止飓风的破坏

    这种外形怪异的三角形建筑出自美国建筑师凯文·朔普费尔之手,旨在把飓风对建筑物的破坏降至最低值,设计灵感来源于如何避免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对美国新奥尔良市造成的巨大破坏。

    “新奥尔良理想城市栖息地”高达365.76米,占地278.71万平方米,可容纳多达4万名居民。从酒店到商店、娱乐场和学校,只要是普通城市有的,这里都一应俱全。这个太空时代的设计甚至配备有花园、专用快速电梯和为步行者提供的移动人行道。

    这座全新的漂浮城市将坐落在密西西比河岸,它能防止类似的自然灾难发生。其主体结构是中空的,强风能从中通过。其上安装的飓风板,可以确保把飓风对建筑的破坏降至最低。

    凯文解释说,他的设计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需要克服恶劣天气对我们造成的身心损害,为新奥尔良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极为重要。第二个挑战是新奥尔良的水太多,高水位导致这里极易发生洪水和风暴潮等灾害。第三大挑战是这座城市下方的土壤由数千英尺软土、盐和黏土组成,在这种土壤条件下很难建设大规模集中式建筑物。因此,我们克服这些挑战的办法,就是通过采用漂浮城市概念,充分利用这些看似不利的条件。”

    这座超级城市漂浮在一个位置固定、充满水的盆地里,它的一部分与密西西比河岸上的现有陆地相连,另一部分向外延伸到水上。

    日本的“睡莲之家”

    将垃圾转换成能量

    未来,人类可以生活在漂浮于太平洋上的“巨大睡莲”状水上迷你城市。它是日本清水科技公司提出的一种未来水上城市的设计概念,着眼于利用绿色科学理念,建造中性碳城市。

    巨大睡莲水上城市概念中包含着大量的水上社区,每个社区有1公里宽,可居住容纳1万至5万人。每个单独的社区可以在靠近赤道的太平洋海域漂浮,但也可将多个社区连接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生活城镇,甚至城市。一群水上社区聚集在一起,以自己特定的方式存在,即可形成一个国家。

    每个水上社区都有一个1000米高的“城市天空之塔”,社区里多数居民都生活在这个高层建筑体中,还有一些居民可生活在水上社区的边缘区域。

    水上社区具有零废弃物排放和回收利用特点,通过使用新型绿色科技可将垃圾转换成为能量。垃圾岛屿将漂泊在海面上,可收集能量。

    目前,清水科技公司希望首个水上社区将于2025年建造完成,并宣称将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开发未来水上社区的最新科学技术。

    比利时的“百合镇”

    根据风向、气候到处漂流

    由比利时著名建筑设计师文森特·嘉勒博设计的“百合花瓣”水上移动城市模型,是一个漂浮的两栖城市,可以根据不同的风向和气候在地球上到处漂流。设计师希望,当有一天世界末日来临,在这座漂移城市居住的人们可以全部随城市漂移到适合居住的环境中以逃避劫难。

    据称,设计师的灵感来自于亚马孙河的巨型浮萍植物。这个城市的直径长达1000米,四面的建筑屋顶都覆盖着草坪,中间部分则有微型绿洲和湖泊,旁边围绕着三座人造山脉,城市里有花、草、河流、湖泊,集合了赏心悦目的自然美景。

    此外,这座漂移城市还能够自给自足,全部物质都是可循环利用的,所有能源将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绝对是一个符合环保标准的大工程。据说,这个末日城市的核心秘密其实藏在其水下,那里有个灾难处理中心,一旦灾难发生,立刻启动程序将城市漂移到安全地带。只可惜,这座“救世”城市只能设计容纳5万人,而且要到2100年才能建好。

    (《中国日报》供稿)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上漂浮城市或 7年后问世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