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片 本报记者 彭彦伟
从1973年到现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周茂德教授已经在神经外科的工作岗位上干了整整38年。当同龄人都在安享天伦的时候,周茂德又在今年6月份来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日照分院。做人随和,从医严谨的他在诊治病人疑难杂症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一代医生。
“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享受的”
27日下午4点,查完房后的周茂德教授在办公室里安静地翻阅着手中的书籍。多年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一有时间就会给自己充充电。用他自己的话就是,任何一个医生都有对病人诊断不明的时候,作为医生要随时翻阅新资料,了解新的动向,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戴着一副眼镜,精神矍铄,从外表来看,丝毫看不出周茂德教授已经63岁了。作为年轻医生心中的“大腕”医生,他却非常朴实。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几本医学方面的书籍,这就是周教授办公室的所有家当。“我是来工作的,而不是来享受的。”周教授缓缓地说。
“其实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只不过从医时间长,经验多一点,没什么特殊的。”自从6月份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日照分院坐诊后,周茂德把自己的心态放得很平。
“在济南专家比较多,我还偶尔可以‘偷个懒’,可在这里不一样,病人都是奔着你来的,不能耽误他们的时间。”来到日照的周茂德上班时,只有晚走过,却从来没晚来过。
一有空就给年轻医生说经验
多年来在教学医院工作的周茂德养成了传、帮、带的好习惯,一有空就喜欢给年轻的医生传授经验。“现在各个医院之间的设备水平都差不多,差距可能就在医生的经验上、技能上,我已经在外科工作38年了,希望我的经验能对他们有所帮助。”他说。
“注重基础,重视细节”是周茂德教授在给年轻医生讲课时经常说过的一句话,年轻的外科医生小李就深有体会。一次查房时,周教授突然指着一个病人磁共振片上血肿的地方问小李,病人是什么时候出的血。
小李回答地并不全面,“当时感觉挺不好意思的。”可周教授并没有训她,而是详细地阐述了病人出血时间的判断方法。从那以后李医生闲着没事,就会复习一下原先周教授讲过的一些东西。“有些东西在学校时学得挺好,可能也很基础,但是越基础的问题就越容易忘,需要不断地复习,这就是温故而知新。”周教授说。
冒雪从莒南赶回来抢救病人
周茂德不仅对年轻医生负责,更对病人负责。去年冬天的时候,虽然那时周茂德还没来医院坐诊,但已经参与一些重病人的诊疗。
据齐鲁医院日照分院神经外科医生姜雷回忆,有一天天上飘着雪,非常寒冷,周教授开车正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日照分院往济南赶。但他走了没一会,医院来了一个严重脑出血病人。病人的病情非常严重,年轻医生都没遇到过,不敢轻易下手。
没有办法,抱着试探性心理,他们给周茂德教授打了电话。“当时周教授也不是固定来坐诊,所以我们也不敢保证他来不来。”姜雷说。
周茂德听后,二话没说挂了电话就往回赶。“当时我都到莒南了,但病人的事对医生来说,就是最大的事。”他说,这个手术一做就是四个多小时,他从手术室走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接近凌晨一点了。
38年的从医时间,让周茂德多了一份从容,多了一份淡定。采访结束时,周教授告诉记者,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会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干下去。他谦虚地表示,自己永远只是个学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给病人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