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的“天宫”,只是文人营造荒诞世界的神话断章;而今的“天宫”,却是民族重塑科学精神的不朽丰碑。科学的光辉普照下来,想象中的“天宫”,才会真正降临在我们的身边。
□本报评论员 李康宁 万众瞩目下,“天宫一号”满载着国人的企盼,奔向浩渺的夜空。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征程中,中华民族再次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诚然,与航天技术发达的美俄相比,前行的道路依旧壁立千仞。但此举鲜明地亮出了中国的态度———我们不再满足于充当匆忙的过客,而意欲成为太空中安闲的一员,以一个常住公民的身份,在太空筑起家园,并由此开始,凭借自己的双手建起真正恢宏堂皇的“天宫”。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便浸润着“天人合一”的智慧。但在实际的运用中,我们往往沉迷于境界的参详,而缺乏实证的勇气。玄妙幽深的哲学思辨,并未给民族的科学精神带来任何帮助,反而折断了先行者的翅膀。
1592年,当28岁的伽利略在帕多瓦大学钻研“日心说”的时候,吴承恩的皇皇巨著《西游记》面世,引得洛阳纸贵。中西之间,对于“天宫”的解读背道而驰。西方文明在科技所创造的强大生产力的助推之下,日臻强大。而中国文明却局促在妄自尊大中故步自封,逐步落伍。我们依然将星辰日月的运转,看做国运人事的征兆。以风水堪舆的禁忌,拒绝工厂火车的介入。终致国家疲弱,人民蒙昧。在受尽欺凌之后,才终于痛彻地觉醒。
“天宫一号”的升空,再次证明我们的民族正在努力追赶着这个时代。我们摒弃那种和光同尘的惯性思维,以真正科学严谨的态度埋头钻研,并在追赶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独立的姿态。如此才能保证我们的未来,不再寄人篱下仰人鼻息。
从太空的角度,我们能够以更高阔的眼界去远眺未来。“天宫”所创造的特殊实验环境,将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这或许会迎来中国科学的新突破,为国人乃至整个人类的生活创造更多的福祉。
往昔的“天宫”,只是文人营造荒诞世界的神话断章;而今的“天宫”,却是民族重塑科学精神的不朽丰碑。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仅仅靠“天宫”的飞腾,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国科学精神匮乏的痼疾。现实社会中,有人打着“科学”的旗号,玩弄虚伪的骗术;有人滥用“科学”的手段,炮制劣质的产品。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同样需要正视,并不遗余力地改善。
科学的光辉普照下来,想象中的“天宫”,才会真正降临在我们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