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现金
29日上午,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闭幕。随着这项活动的结束,本届孔子文化节所有活动也已结束。作为济宁市最隆重的节庆活动之一,其经济色彩减淡,而文化味更浓。不仅如此,它的预热还辐射即将迎来的国庆长假。在其带动下,曲阜以及济宁市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
孔子文化节的变迁
孔子文化节起源于1984年曲阜孔子故里游。1989年孔子诞辰2540年,在这一年,孔子诞辰故里游正式更名为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别看只是名称的变化,这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阐述着曲阜重振旅游业的决心。”曲阜文化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总经理的孔祥金说。
当时,中国的旅游业跌入低谷,不少国家对中国旅游业进行制裁和封锁。“当年乘坐从新加坡回国的航班,飞机上只有三名乘客。”孔祥金回忆说,国内的景点、宾馆饭店等境况惨淡,尤其在涉外酒店里却看不到外国游客。当时距离孔子诞辰故里游开幕还有三个月。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想方设法地重新振兴旅游业。“孔子很有亲切感,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孔祥金说,曲阜市提出将孔子诞辰故里游正式更名为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建议,并将这一建议报送至中宣部,很快,中宣部同意了曲阜市的这一建议。
正式更名后,确实让曲阜看到了旅游业的春天。孔祥金回忆到,那届孔子文化节,吸引了2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名外宾。这让时任国家旅游局局长的刘毅感到异常兴奋,“总算看到旅游业复苏的迹象了。”
随后,文化节也曾经历过“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阶段,在文化节中融入经贸洽谈、项目推介等经贸活动,有关部门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经济杠杆的指挥下,孔子文化节曾背过沉重的“经济包袱”。而近几年,这种色彩似乎变淡了。设立孔子教育奖、设立孔子文化奖、举办世界儒学大会、举办尼山论坛,同时还承办省文博会、省旅游商品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新推出的这些活动文化味十足,并通过不同形式向国内外推广儒家思想、推广孔子旅游品牌,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孔子文化节回归节庆活动的文化本位。
文化味回归到节庆本位
祭孔大典是文化节中文化味最浓重的活动之一,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融入适合现代人观赏的元素。祭孔大典的总导演程军对此有深刻体会。
演员们的一言一行、一字一音都具有深刻的含义,而且祭孔乐舞的动作非常唯美。程军表示,祭孔乐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有的舞蹈动作实际上脱胎于象形文字。现在,祭孔大典成为祭拜先师孔子的一种载体,既有官方的公祭活动,又有民间团体、企业团队等方面的民间祭祀活动。除了祭拜孔子的功能外,祭孔大典还承担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
以孔子名字命名的两个奖项,也浑身散发着浓浓的文化味。孔子教育奖是首次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奖项,充分体现了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和支持终身学习的悠久传统。
文化节期间举办的世界儒学大会和尼山论坛,既有浓郁的学术气息,又有厚重的文化气息。尼山论坛是以学术性与民间性、国际性与开放性相结合为特色的国际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在曲阜市设立省文博会济宁分会场,足以证明儒家文化在全省的地位。这些活动的举办,推动孔子文化节回归文化本位。
“文化”让曲阜名气更大
28日上午,在孔庙大成殿前,来自日本的华侨蒋乐群带领着摄制团队正在虔诚地拍摄拍摄祭孔大典。对于曲阜的对外开放程度,他深有感触。
10多年前,蒋乐群曾在曲阜拍摄过《孔子复活》纪录片。后来,蒋乐群还拍摄过《走向21世纪的中国智慧》,并走进尼山镇(当时叫尼山乡)普通孔氏后裔家拍摄他们的生活场景。这么多年过去了,蒋乐群觉得曲阜市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了。
负责世界儒学大会代表邀请工作的刘续兵觉得邀请代表更容易了,这跟孔子文化节的国际影响不无关系。前几届,参加世界儒学大会的代表多以东南亚地区的代表为主,今年有16个国家、83个儒学研究机构的代表参加了儒学大会。
29日上午,曲阜康辉旅行社总经理许志贺忙着给旅游团队订房。“孔子文化节的余热效应刺激了曲阜的地接业务,现在旅行社的地接业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两成左右。”许志贺说。
阙里街上的写字人翟成新:
文化曲阜,催热了“文化”生意
翟成新,年过五旬的“写字人”,在曲阜古老的阙里街上,他已坚守了16个春秋。作为一名普通曲阜市民,他见证了孔子文化节历年的变迁。
28日上午,在曲阜阙里街的15号摊位,翟成新正给来参加孔子文化节的一位游客在扇子上题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0元钱,带走一件富有儒家文化特色的纪念品,感觉挺有意义的,看到这把扇子,就想到了今天。”这位游客告诉记者。
说起孔子文化节对他们这条街所带来的影响,翟成新坦言,孔子文化节让曲阜的知名度更高了,与原来相比,来曲阜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对于他们这些商户而言,莫过于有更多游客光临这条阙里街再让他们高兴的了。
“现在,很多游客都非常喜欢我的字,各种题材的书法,尤其是题字的扇子,非常受游客欢迎。”翟成新对记者说,随着孔子文化节的举办,儒家思想在国内越来越重视,公众对国学的热情又重新点燃,从来摊子上买字的人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很多人都主动让写一些有关儒家文化的内容,可见他们对儒家文化的愈加重视。
本报记者 马辉
祭孔大典总导演助理 周恭阳:
乐舞祭孔,一直在寻求突破
28日中午,“祭孔大典”结束后,雨还在下,已经20多个小时没合眼的周恭阳还在现场忙着收拾场地。“每年的孔子文化节前夕,比除夕夜还要重要。”祭孔大典总导演助理周恭阳说。
“乐舞祭孔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与一般的文艺演出所表达的意义不一样。”周恭阳说, 乐舞表演都有明显的规定,只能在舞台设计上力求突破。“原来在万仞宫墙上有很多装饰,有时会用色彩或鲜花装扮一新,迎接八方来客。”周恭阳说,这次在万仞宫墙上基本上没有任何的设计,但在大成殿前竖起了红黄相间的背景布,力求达到视觉上的冲击。 “尽管祭孔方案准备的详细周全,但随时都会出现突发情况,一整天的时间,脑袋都是紧绷的。”周恭阳说,今年很顺利,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力求每年的祭孔大典都有所突破,我们一直在追求创新!”采访过程中,周恭阳不断地这样说。
本报记者 范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