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军医彭万春:
炮火中扶着受伤战友撤离
  • 2011年09月30日 作者:
  • 【PDF版】

    ▲彭万春老人给人把脉。 记者 罗志强 摄

    彭万春出生于1933年,河东区九曲县巩家村人。老人今年78岁,头发苍白,岁月在老人身上留下了无情的痕迹,他的手背上满是皱纹,但就是这双手曾挽救回无数生命。

    1949年,红色战火燃遍华夏大地,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节节败退,人民解放军即将解放全中国。16岁的彭万春参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卫生队做见习卫生员。

    彭万春说:“那年我才16岁,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我上过小学,有点文化基础,入伍后就被分到卫生队当看护,当时不明白看护是什么工作,就问老兵,他告诉我就是学医,以后可以当医生的。我一听可高兴了,救死扶伤,悬壶济世,自古以来,医生就是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

    1950年4月,彭万春正式成为第九兵团三大队的卫生员,挎上了医用“十字包”。

    1950年,彭万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在这一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彭万春随部队到了朝鲜战场。

    彭万春说:“为了安全和保密,我军的行动计划都是在夜间进行,卫生队也都是在夜间行军。但是美军的飞机仍然不时地轰炸我们,有一次,一个病号的腿在白天的时候被炸伤了,我刚给他包扎好,他还不能动。可是上面指示,我们必须从当地撤退,没办法,我只好扶着他走。”

    “半夜的时候,敌机在我军上空放出大量的照明弹,夜间就像白天一样明亮,敌机就对我军进行轰炸,我就扶着他一路小跑,好几次,他都央求我放下他自个儿走吧,但是我都拒绝了。炸弹就在我们身后不远处炸开,我们不敢回头,只能拼命跑,直到快天亮,敌军才停止轰炸,而我们继续前行,直到中午才到达目的地。我没有放弃我的战友,我们都活了下来。”说到这儿,老人露出骄傲的神色。

    抗美援朝结束后,彭万春被调到华东军区新兵训练团三营十二连做卫生员。由于工作出色,1959年,他被推荐到中国人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学习。毕业后,彭万春分别在解放军第88医院、第25医院、136医院、146医院工作,直到退休。记者 孟凯 实习生 冷换玲

放大 缩小 默认
炮火中扶着受伤战友撤离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