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103岁寿星能做针线活
“心宽”是岚山宋王氏的长寿秘诀
  • 2011年09月30日 作者:
  • 【PDF版】

    27日,岚山区碑廓镇宋家岭村,72岁的宋广举照料母亲宋王氏。

    文/本报记者 刘守龙  片/本报记者 刘涛

    家住岚山区碑廓镇宋家岭村的宋王氏老人今年103岁高龄,老人家身板硬朗,耳聪目明,针线活也不在话下。谈到长寿秘诀,一直照顾老人起居的二儿子宋广举说,“母亲心态好,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是家里的开心果。”

    穿针引线是绝活

    “老奶奶是我们家的宝贝儿。”百岁老人宋王氏的孙媳妇张云说,奶奶现已103岁高龄,老人家身板硬朗,耳聪目明,是家里的老寿星、开心果。27日,张云特意从乡镇挑选了苹果和葡萄回家探望老人,虽说老太太已是百岁高龄,但对水果却“情有独钟”。

    宋王氏老人家住岚山区碑廓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直由其72岁的二儿子宋广举悉心照料,103岁高龄的宋王氏是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

    “孙媳妇来了,呵呵。”正坐在院子里扒石榴的宋王氏见到孙媳妇格外高兴。

    “母亲是个勤快人,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闲不下来。”宋广举笑着说,家里人都不让她干活儿,可老人家还是偷偷地忙活家务活。“她一个人的时候剥花生,晒豆子,闲不住。”

    宋王氏虽已百岁高龄,但身板硬朗,不仅能做喂鸡、剥花生这样的“体力”活儿,针线活儿也不在话下。说着,宋王氏让儿子拿来针线,现场向大家表演起穿针引线的绝活儿。毕竟宋王氏年事已高,表演有些吃力,但最终还是成功了。

    “老了老了,眼力不如以前了。”说着宋王氏笑了起来。

    宋广举说,母亲穿针引线、绣荷包样样都会,老人身上的衣服有破洞都是自己动手缝补,从来不劳烦家人。

    记者与宋王氏交谈,她普通话听得不是很明白,但日照方言听得清楚,耳聪目明,精神劲十足。

    平常饮食 早睡早起

    “奶奶身体非常好,平时连感冒都很少得。”张云说。

    宋王氏接过孙媳妇递来的葡萄,一口一个,吃得有滋有味儿,不一会儿五六颗葡萄已经吐皮下咽。“我没有不能吃的东西,水果、猪肉、煎饼都爱吃。”宋王氏笑着说,水果在家里没事儿就吃,什么水果上市了就吃什么。

    宋广举一直负责母亲的饮食,“母亲一般早上都喝些大米、玉米做的稀饭,中午吃煎饼、馒头,晚上吃面条。”宋广举说老人吃的饭菜很平常,都是一些产自自家菜园的菜,“几十年来都坚持早睡早起的习惯,下午六点左右就上床休息,从来不熬夜。”

    “我们村里长寿的人不少,90多岁的老人都还能干活儿。这可能跟村里的饮水有关系,喝的都是山泉水,水质甘甜,不受污染。”宋广举说。

    秋天天气渐凉,家里人给宋王氏换上两件长袖,宋王氏还是习惯地围着她的青色围巾,聊天间老人还时不时跟周边人开起玩笑,惹来儿孙们一阵欢笑。宋广举说,“母亲是家里的开心果儿,没事儿的时候就给我们讲故事,讲笑话,虽说很多都是一些陈年往事,但大家都喜欢听她说。”

    “心宽”是长寿秘诀

    饮食健康、作息规律,“心宽”也是老人长寿的秘诀,遇到不开心的事儿过去了就不再重提,每天都开开心心的。与记者交谈,老人经常会像小孩子一样忍俊不禁,看着老人慈祥满足的笑容,周边人都为她的快乐长寿感到高兴。

    老人开开心心的,其实她心里还是有些东西一直放不下。宋王氏丈夫在她35岁的时候参加了抗日战争,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从此她就守起了寡,这一守就是68年光阴,一个人要拉扯5个孩子。提起往事,老人的脸色一下就凝重起来,好像在追忆那不堪回首的往事,怕老人家心情不好,大家赶紧换了话题。

    “奶奶您可得使劲活呀,争取活到110岁。”“我活得还可以,110岁不算多,得活120岁。”开心老人宋王氏一脸严肃的回答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离别时分,宋王氏握着记者的手道别,“吃个煎饼再走吧。”质朴的挽留让人心里暖融融的,老人的手经过岁月的洗礼已变得粗糙,但却依然那么温暖。

放大 缩小 默认
103岁寿星能做针线活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