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山东省教育厅再次发文,针对控制学校规模与班额情况建立监控制度,超大规模学校将不能通过省规范化学校验收。
控制中小学校的规模,特别是让超级中学刹车,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作用巨大,但是也有人认为,在如今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部分中学垄断优质教育资源的情况下,这样做无疑会剥夺弱势群体子女的享受高水平教育的机会。
“超大班”背后是教育分级
□于潇潇
如今,高考的升学压力渐次下导,上一个什么样的中学显得非常关键,“择校”之风也因此愈演愈烈。而一面喊着取消“超大班”,一面却把学校分为以下几等--省属重点、市属重点、县属重点。
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在这种学校“分级”的背景下,学生们削尖脑袋也要往“等级高”的学校里挤。有调查显示,在12183个样本中,有4973位学生属于“择校”,占学生总数的40.5%。其中,省会城市的择校比例为42.7%,明显高于地级市的36.5%。
究其根源,关键是国家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配备不合理,以致把现在的学校分成几类几等。试想,如果每年的教育经费城市和乡镇的比例调换一下--对偏远地区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学校在城乡的分布更合理一些--让一个地区性的乡镇多几所中学,“超大班”的取消才真正指日可待。对教育的投入多了,各个学校在充分的竞争里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到时候也就没有所谓的重点了吧。
一味扩张,难保教学质量
□赵松刚
扩招的目的不只有一个,但是更多的学员能带来更多的收入,一定是其中之一。从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样的举动似乎无可厚非,可是一味的为扩大收入而进行的“扩张运动”,敢问,教学质量还能一如既往地好吗?
家长和学生拼命地想往好的学校里挤,原因是看好了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良好的口碑,他们以为,进了这样的学校,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就意味着自己是个好学生。现在学校扩张了,门槛降低了,进入这所学校的这些“意味着”也不再那么令人神往了。
含金量的下降,因为学校的无限扩招而被稀释,最终再无人认出它本来荣耀之时的面貌。
这样的乱象,就犹如一个逐渐变大的林子,飞进来的鸟儿越来越多,原本只有高傲的“鸿鹄”可以在此栖息,如今“燕雀”乱飞,时间一长,在没有鸟为生存在这样的一片树林感到“高人一等”了。
“禁扩令”难治扩招病根
□王琳
眼前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已经以一种非常残酷的方式摆在了人们面前,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禁扩令”对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而言,便演变成了一种残忍。
从现实情况看,许多家境一般甚至贫穷的学生,他们的家长没有过多的金钱和人脉资源将他们送入好学校,只能送入一些无论从教师资源还是基础建设都相对落后的普通学校,那么对这些孩子而言,无疑输在了起跑线上。
教师是教育之本。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或许,从学生资源的合理分配看,眼下的禁止扩招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但是对于更多的学生而言,却是被断了接受良好教育的希望。教育应该是公平的,它是整个社会公平的根本。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俨然已成为教育改革务须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禁止扩招”是没有错的,但是它需要更多的后续政策来跟进,保证更多学生受良好教育的权利,保证教育公平性的逐渐扩大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