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雷 赵磊 秦昕
在上个世纪,潍坊的节会让人耳熟能详的也就数得着风筝会。然而,短短十余年过去,各个县市区的节会纷至而来,从寿光的菜博会,到青州的花博会、昌邑的绿博会、高密的红高粱文化节、昌乐的宝石节、临朐的奇石节,好像突然之间,每个县市都“造”出了自己的节会。
2011年,就在大众以为节会还会继续“冲动”下去的时候,它们却不约而同地悄然“转身”,以一种低调的姿态,各自开始寻找定位。
小了一号的节会
2011年9月28日至10月7日,青州迎来了第11届花卉博览会。与往年相比,今年从投入布展,到开幕式邀请大腕明星,青州都低调了不少,对此,节俭办会是一种颇具共识的说法。
一位参加过多届花博会的媒体记者表示,今年花博会媒体团规模不大,不论展会布置,还是参观招待,都很务实。
景观布展、接待宣传、邀请明星大腕,这些都是每年花博会的开销重头,毛阿敏、刘欢、潘长江、张惠妹、孙楠都曾是历届花博会的表演嘉宾。
2008年,第二届山东省花卉交易会开幕式在青州举办。开幕式上,刘欢作为演出嘉宾唱响全场,据说当时刘欢的出场费为80万元,另据媒体报道,该开幕式共花费500万元左右。
而今年花博会的表演嘉宾为旭日阳刚和西单女孩,与巨星们相比,这些草根明星的出场费更加便宜,路线也更加亲民。
对于高密来说,“节会牌”打得时间有点晚。虽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莫言的名作《红高粱》就被搬上银幕,享誉国内外。然而,直到去年,高密红高粱文化节才姗姗来迟。
作为红高粱文化节的发起人,高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邵春生认为,多少年来,高密一直没有自己的节会,在节会效应如此突出的现在,高密需要自己的旗帜、需要自己的文化符号。
“虽然有点晚,但是文化旗帜必须要打。”邵春生几经努力之后,要为高密树立一种文化,于是就有了2010年的首届中国高密红高粱文化节。首届文化节声势浩大,用句俗话说,就是要“叫起板儿来”。正是这一年,也确实让更多的人知道了,高密,有了自己的节会。
时至今日,红高粱文化节仅仅经历了两届,而今年的9月24日到10月7日,恰逢高密举办了第二届红高粱文化节。但是,前后两届节会,却有了鲜明的不同,今年节会的规模“小”了。第一届文化节,高密举办了文艺晚会,邀请了包括冯巩、张惠妹在内的诸多明星前来助阵;但第二届时,却没了任何一位市民耳熟能详的明星大腕。
“去年政府花费了100万,而今年只花了不到一半。”邵春生告诉记者。从一到二,高密红高粱文化节华丽“瘦身”,或者说,是用一次转身甩掉了浮躁,更注重了节会本身的意义。
没有明星,低调不张扬,简约不简单,让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这才是节会本应该有的意义。因为红高粱文化节起步晚、时间短,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从现在来看,这次转身,是成功的。
两次红高粱文化节,都是在文体公园举行,里面一家凤城健身俱乐部的老板张坤茹对两次节会的变化深有体会,“去年都不大去看,就是一些照片;今年突然感觉节会的品位、档次高了,突出了文化和高密特色,很有味道。”
少不了的狂欢
一个县市举办一场节会,无论对于当地政府,还是当地百姓,都是一件大事,节会对于双方来讲,是一个巨大的互动契机,或者说是一场狂欢。
第11届青州花博会虽然有所精简,但从节会开始准备,到开幕式拉响,再到展馆对外开放,民众的目光从未离开,跃跃欲试的心情也从未减弱。
在今年的开幕式上,还有来自青州当地的表演组合载歌载舞。这些舞台上的年轻人,都是过花博会前期青州官方组织的“我要上花博”等一系列活动海选出的。在开幕式之前,青州市几个政府部门一起举办了几次活动,一方面增加百姓对于花博会的关注度,另一方面也选拔走上开幕式舞台的人才,毕竟花博会是老百姓自己的节日,舞台上有自己人挑大梁,让每个青州人长了脸。
花博会开幕式会场选在了青州市体育馆旁。几位通过“我要上花博”等选秀活动层层选出的年轻人在舞台上表演,炫目全场。开幕式现场人头攒动,节目开始后,后排的观众逐渐开始往前面的过道里站,只是为了看得更清楚一点,一些没有票的市民,站在会场的警戒线外以及不远处的体育馆二楼,不为别的,只为看一眼这开在自己家门口的节会。
而在昌邑,从2003年开始的绿博会,到今年已经成功的举办了7届,在这短短的七年中,昌邑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发展成为了现在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现在绿博园作为3A级的风景区立足于昌邑市。绿博会开幕正值“十一”黄金周,所以斥资千万之后的绿博园,成为了昌邑市民游玩的好去处。
在绿博园的周边,能看到一对对的情侣在民俗文化园区拍摄婚纱照。据了解,自从绿博园以及其周边的建筑群建立之后,这就成了年轻人拍婚纱照的必去之处。
在一些昌邑市民看来,以前说起昌邑的旅游,没有能特别让昌邑人民感到自豪的景点。但是现在绿博园却成了一张响当当的旅游名片,“十一”黄金周期间,绿博园的游客接待量每天就能达到2万余人,同时也带动了昌邑周边旅游业的发展。不论绿博会在未来是继续扩大还是有所减少,都会带动整个昌邑市的旅游文化的提高。
现在的绿博会不仅仅是爱好园林人群的一个节日,同时也是昌邑市民的狂欢日,每年绿博会的大型晚会都会邀全国各地的明星嘉宾,绿博会的召开,让大牌明星走进了这个县城。
张宏生是昌邑市一名出租车司机,每逢绿博会,他都会停下手中的活,陪着老婆和女儿观看绿博会的开幕晚会,他说,绿博会是昌邑人的骄傲,也是昌邑人自己的节会,所以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绿博会期间的昌邑跟过年一样,又喜庆又热闹。”
节会的“蝴蝶效应”
谈起花博会所起的作用,不少人会归结为三点:拉动花卉产业、推动城市建设、扩大知名度带动投资。
2001年,青州市花木种植面积只有几万亩,而10年后的今天,青州市花木种植面积为20万亩,有花木生产专业村148个,从业人员11万人,年花木交易额4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年收入86亿元。蝴蝶兰、观赏凤梨、红掌、草花等品种的花卉产销量占全国第一位。
2011年,青州市投资20亿元新建总面积5万亩的花卉高新经济区,中国北方花木交易中心、中华盆景园、台湾花卉创业园正在建设当中。花博会的召开功不可没,十年间,青州花博会共吸引了国内外6000余家知名花卉企业参展交易,570多万人前来参观交易。
如今新修的青州花都大道连接宝通街,是青州与东面各城市相连最重要的一条路段。据说当时本来宝通街只准备修到昌乐,正因为花博会的召开,才将青州也涵盖了进来。在青州,许多宾馆、展馆和道路的兴建,多多少少都与花博会有联系。
此次花博会上,青州市共签署了46个项目合同,引入投资近百亿元。在越来越多人的眼中,花博会不仅提高了青州的知名度,也成为了一个契机,一个邀请远方宾客来青州一坐的重要由头。
一个地方节会的举办都是基于地方特色,寿光之于蔬菜,青州之于花卉。青州有种花卉的传统,有举办花博会的内核。
如果与寿光菜博会进行比较,花博会上的科技元素似乎要少一些,亮点也要少一些,毕竟,菜博会已经相对成熟,而花博会还在路上努力前行。如何更大程度的市场化、汇入更多科技元素和本地特色,将是花博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对于高密来说,刚刚举行两届的红高粱文化节,效果还不明显,更重要的是带来一种文化。
邵春生说,旗帜打出去之后,红高粱文化节需要的是实实在在考虑文化效应。尽管没有去年的规模大,没有文艺晚会,没有明星大腕,但却迎来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
包括晏子文化、晏济元老先生的画展,一些文化底蕴更深、更沉淀的东西,以低调的形式展现在高密市民眼中。“不要马上立竿见影的带来多少好处,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邵春生说,高密很小,所以要把眼光放远,跳出高密看文化。以文化为名,节会会更长远,会保留下去。
而昌邑计划下一步将朝三个方向发展旅游业。一个是南部的民俗旅游,一个是中部城区的生态旅游,再一个是北部城区的生态旅游。
节会所带来的“蝴蝶效应”远不止这些,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正因为有了这些节会的平台,潍坊的发展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