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锦江
近日,本报追踪报道了《我要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并通过相关部门以保密的形式让这位好心人从58位贫困学子中选择一位,最后一个青州孩子成为幸运儿。
“58选1”,一个好的结果背后又藏着不少无奈。贫困海选,成为政府、民间救助资源匮乏之下一个不得不用的选择方式。福州某高校让特困生竞选更是引为讨伐声一片。一场对于慈善救助模式的选择和创新思考正蔓延开来。
海选,娱乐化的贫困救助模式
“因特困生助学金名额有限,辅导员让所有申请者上台陈述自己的家庭状况,由全专业的同学投票,票数高者为特困生,其余为贫困生。”近日,一条“‘竞选’特困生”的新浪微博引发热议,很多人认为,“这种自揭伤疤的做法太不人性”(10月2日《中国青年报》)。
说到海选,在老百姓脑中的条件反射应该是湖南卫视的超女选拔。海选这种做法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内定引起的腐败和调查不到位带来的不公。但人都活个面子,往往会出现有真实的贫困生不愿让人知道自己家贫,甚至放弃这样的竞选机会。上台靠“演技”拿到救助名额的怕也不能杜绝吧。
有些高校这方面就做得比较“有心”,日常校内消费可通过一卡通实现。设定学生消费情况预警线,对用餐情况进行监督统计,再依此判断学生的日常消费是大手大脚,还是正常。
学校对贫困生的“关爱到家”也很必要,这一点在潍坊就有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的老师跨省家访的先例。
58位潍坊贫困学生只有一个幸运儿可以得到救助,孩子以一种被动的形式被选择,在媒体报道以及学生选择上充分照顾个人隐私,以一种“私底下”的形式监督,即是重点,也是前提。
而不是让贫困者站好队争着说,我最穷、我更穷!
“施”与“扶”站着把困脱了
“施舍”与“帮扶”,亘古以来都没有个标准可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让帮扶变成施舍。
这样一个“软杠杠”,很难做到让所有人满意。
有人说,贫困救助解决的问题不仅是经济上的,更应该以一种无所不在的社会关爱来体现。
潍坊有众多义工群体,不乏一些活跃者。义工老马说,为了照顾受助者的尊严,在救助之前都会有详细的交待,受助者有何喜好,有什么顾忌。“我们尽量只帮受助者解决问题,而不会直接给钱”,老马说,一般情况下多数家庭贫困或者身体有不方便的人都特别敏感,而且有些抵触。
不少和老马志同道合者认为,助人本是好事,但方式很重要。套句有些陈旧的流行语就是“让人家站着把困脱了”。
“我虽家境贫寒,但也同别人一样都有两只手,我要通过我的劳动,证明我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我接受帮助,但拒绝施舍!”一位寒门学子发出这样的呼声。
很多问题归根到底是钱的问题。目前在潍坊就有多家企业就以提供工作岗位的形式帮助大学生群体,大学生们靠自己的劳动赚钱。
授人,从“鱼”到“渔”自然过渡。
尊严,新救助模式的思考
救助的最高原则,就是保护受施者的尊严。
纵观现在的帮扶救助,总是在考虑有多少人受益,覆盖面有多广,而对于以何种形式,顾及的并不多。
从报端到现实不难发现这样的事例,贫困生为了让自己不自卑,往往在日常消费上更加大手大脚,宁愿举债也不愿贴上贫困的标签。
每年到了开学的时候,为了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各高校使出浑身解数,想出种种办法来减轻贫困生的经济负担。然而从开学报到的情况看,尽管贫困大学生占新生人数比例不少,但很多贫困生并没有申请缓交学费和助学贷款。
豁出去经历过“竞选”的一位学生以网名“网名要生活化”发贴,“从下午2点到晚上9点半,马拉松都跑了几次了。我由于演技不够,假话太少(话说我家人身体健康,我也不想为了钱咒他们),被直接踢进最低档的穷人行列,估计最后会与补助绝缘了。”
用“海选”去换取救助的机会,本身充满悲情。有人提出,同学朝夕相处,谁出手阔绰,谁生活拮据,并不难辨别,学校方面完全可以做到小范围和半公开地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简单套用一种娱乐化的方式甄选贫困者,其实是一种懒惰的举动,为了照顾孩子的尊严,背后做多少都不多。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
润物细无声的帮助,更令人有成就感,受惠者更会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