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校校长炮轰“高就业率”
称中职毕业生仍是就业弱势群体
  • 2011年10月28日 作者:
  • 【PDF版】

    一些专家学者直言不讳地指出,中职生的很多就业岗位,根本不需要学习三年,顶多几个月的培训就可以完全胜任,“设想一下,随着产业转型、技术升级,低层次、高就业的局面还能撑多久?”

    本报济南10月27日讯(记者 徐洁) 95%的高就业率一直让中职学校“沾沾自喜”,然而,高就业率却成为很多职校校长们炮轰的目标。10月27日,全国九市区职教协作会第二十四届年会在济南历下区举行,不少校长认为,职校就业率同育人质量不一定有多少关系,职业学校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出了校门叼上香烟,勾肩搭背脏话连篇,哥们义气打架斗殴,逃学上网家常便饭,中职学生的不良表现被人编成了顺口溜。”山东济南商贸学校庚强斌校长说,这反映了一个现实,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对中职生的白眼和歧视。但是,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打心眼里也不待见这些学生,那只能是教育者的失职和失败。他认为,职业教育的首要职责是:“唤醒”,唤醒学生自我,唤醒学生的成长意识和发展意识;重要任务是“发动”,发动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目前,不少中职学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而几乎全国所有中职学校的主管部门,都把就业率当作评价学校的指标之一。然而,与会不少中职校长却一致认为,就业率同育人质量并不一定有多少关系。庚强斌说,实事求是地讲,中职毕业生是一个弱势就业群体,低层次、高就业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一些专家学者直言不讳地指出,中职生的很多就业岗位,根本不需要学习三年,顶多几个月的培训就可以完全胜任,甚至有的省份为吸引大企业投资落户,将企业招工指标派到学校,让中职学生做农民工就能完成的工作。“设想一下,随着产业转型、技术升级,低层次、高就业的局面还能撑多久?”

    “眼睛盯住经济、企业没有错,但别步入教育极端功利化、工具化的误区,把学生当成了‘工具’培养。”庚强斌说,谋求职业是人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但不是全部,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应为学生长远职业生涯考虑,为他们的就业、择业、学业发展做好身心准备,打好素质基础。与会校长们认为,中职学校只有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才有可能真正提高育人质量,增强自身吸引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男子深夜坠楼
职校校长炮轰“高就业率”
海鸥来过冬
3岁男童不慎跌入双氧水池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