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老社会化 服务要多样
本报“和谐社区行”走进古槐街道,主管部门与居民畅谈养老问题
  • 2011年10月28日 作者:
  • 【PDF版】

    社区对话现场,大家展开了讨论。

    本报济宁10月27日讯 27日上午,本报“和谐社区行”社区对话活动走进济宁市中区古槐街道,受邀前来的民政、老龄办等部门工作人员与市民代表面对面交流,共同探索如何利用社会力量让失能、空巢老年人安度晚年。 

    上午8点半左右,不少受邀前来的社区负责人和市民就早早来到活动现场,针对老年人养老问题进行交流。上午9点,对话活动开始后,大家畅所欲言,既谈到了照顾老年人的一些困难,又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空巢老人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铁塔寺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方淑梅说,由于长期独自生活,老人们的内心非常孤独,“希望大家能够为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空巢老人更多关爱。”

    “可不可以在社区开展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里住了一辈子,很多老人真的不愿意离开。”吉祥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刘运兰在对话现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互助式养老也很好,还可以增加一些互助养老点,把老年人聚集起来……在提出工作中遇到困难的同时,社区工作者根据工作经验发表各自的看法,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济宁市目前有121.2万老年人,占总人数的14.5%,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济宁市老龄办老年事业科科长刘建军说,对老年人的照顾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障等多个方面,其中需求比例最高的是生活照料。需要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一方面,完善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发展各种形式的养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发挥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功能;另一方面,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养老,使老年人既能生活在熟悉的生活环境里,又能发挥社区老年人互相帮助的优势,这对老年人、家庭和社会都是最好的选择。

    谈起社会养老面临的困境,济宁市中区民政局福利科科长王军认为,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方向。“爱心助老一点通、互助养老等养老方式都在积极推行。”济宁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工作人员张慧表示,今年济宁市将进一步加强居家养老工作,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多、更便捷、更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吉祥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刘运兰:在小区建“托老所”

    刘运兰是古槐街道吉祥社区一位有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社区工作者。在对话现场,谈到养老问题,刘运兰有自己的见解。“老人的传统观念非常重,认为老了就要在自己家里,对老年公寓或其它地方特别抵触,有些子女认为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很没面子。”刘运兰说,在工作中就遇到这样的家庭,孩子们工作都很忙,老人一个人在家,很需要精神和心理上的安慰。

    “社区如果有‘老年餐桌’就好了,专门照顾老年人吃饭,子女们也放心。”可以减轻年轻子女的压力,还可以考虑在社区内建立托老所,两三个社区的老年人自愿过来,白天在托老所里吃饭、聊天或者进行一些娱乐活动,晚上可以回家,很自由,老年人比较喜欢这种“老有所乐”的养老方式。

    大石桥社区居委会主任李清奎:关注“夹心层”老人

    “社区里的一些‘夹心层’老人还没有享受到居家养老的实惠。”市中区大石桥社区居委会主任李清奎说,社区里有一位大妈,她在济宁一事业单位退休,儿子身患残疾,女儿的生活也很困难,老人家自己租房居住。如果按照申请低保的标准,老人家不符合低保救助的对象,但是她的生活确实很困难。正因为如此,老人家成了夹心层,她享受不到居家养老的实惠。 

    李清奎介绍,社区里有一些老年人,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子女大都下岗、生活困难。一方面,这些老人没有经济能力入住社会福利中心;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愿开口向儿女们要钱,增加儿女们的经济负担。济宁市有关部门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应该将这部分老人纳入一定救助的对象。 

    老龄办老年事业科科长刘建军:降低福利机构风险 

    对话现场,一位参会者谈到,社会福利机构是薄利运营,但是承担的安全风险性也较高,稍有不慎便会对薄公堂,甚至还会遭到老人家属的索赔。有一位老太太入住了一家民办的老年公寓,有一次,老人撞倒走廊的保温桶,结果老人家一病不起。她的家属将这家老年公寓告上法庭,结果这家老年公寓不得不付出一笔经济赔偿。“这也是很多老年公寓不欢迎行动不便老人的原因之一。” 

    济宁市老龄办老年事业科科长刘建军说,现在济宁市民办老年公寓的入住率在40%-60%之间,它们大都在薄利运营。民办老年公寓不仅承受着经济压力,还承担着安全风险。目前尚没有相关政策减轻它们的安全风险。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采取措施减轻民办老年公寓的安全风险。

    文/本报记者 曾现金 姬生辉 范少伟  图/张晓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居家养老服务将在全市推开
养老社会化 服务要多样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