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站在风口浪尖的潍坊淘宝小店家
离去,还是坚持
  • 2011年10月28日 作者:
  • 【PDF版】

    文/本报记者 赵松刚 片/本报记者 孙国祥

    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抗议”,被称为“淘宝伤城事件”。

    抗议者主要是淘宝小店家,因为这次调整,会让众多的他们失去稍显优势的地位,甚至是唯一的立足之地。

    2003年淘宝成立,为众多的无业人士或者创业人士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奋斗平台,一个免费的、虚拟的网店,却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以内的客户,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愿意狂热追随的传奇。

    然而,现在的小店家,已经无法再为这么庞大的客源而乐道,他们所时刻担忧的是,960万平方公里以内犹如繁星的小店家,成为了他们的对手,在茫茫的淘宝网页上,已经很难再轻易发现自己的身影。

    在潍坊,也有那么一些小店家,无奈地挣扎在浪涛边缘。

    淘宝开店,只是余兴

    潍坊市小商品城的林根弟说,在淘宝上开店,只能当做他生意中的一种余兴节目,永远不可能取代他的实体店。

    林根弟是浙江人,在小商品城开了一家皮具店,已经多年,店内主营高档皮包,在小商品城甚至潍坊本地以外,都是一名小有名气的皮具商人。

    2011年10月份,经朋友介绍,林根弟开始接触淘宝,在朋友的帮助下,申请网银、开通支付宝、为产品拍照、上传照片等前期准备,迅速地在淘宝网上注册了一家名为“林氏皮具商行”的网店。

    “很多人没有实体店,从别的地方买过来,再给网上的客户发货,都能做得不错,当时我以为自己肯定能成功的。”林根弟告诉记者,刚刚踏进网店的时候,他还是有点自信的。

    林根弟的自信来自,他有一家实体店,而且有自己专门代理的品牌,而且现实中口碑也不错,能够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林根弟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用相机将自己的店面拍成照片,发到自己的网店上,甚至将自己所拥有的代理证明也发到自己的店面上。

    林根弟觉得,这都是实力的证明,也一定能很快招来第一名顾客。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根弟的网店上迟迟没有迎来第一名顾客,他也开始逐渐地反思,难道我错了吗?

    “后来,我失败了。”林根弟这么说,“现在淘宝网做买卖的人太多了,也太不老实了”。林根弟以为的实力证明,很多其他的卖家也都有,不过是不是真的,就很难考证了。

    网店刷钻、盗用照片、乱标价格,林根弟对淘宝网店上的这些“小伎俩”早已心知肚明。他在建设网店时,也曾经试图利用在所拍的照片上加上标签预防被盗。

    但正如很多网店老板一样,面对疯狂的网店“潜规则”,这些方法根本无法抵御。

    最终,在淘宝开店,成为了林根弟的余兴节目,林根弟不再期待,这里能带给他什么意外的惊喜。

    茫茫网店,哪还有立锥之地

    2010年毕业的小张的网名叫“伤心”,经营一年不到的网店,一直在庞大的淘宝里飘荡,终因无法苦撑而最终停业“关门”,他是真的伤心了。

    2010年,一名刚刚毕业的大专学生小张,带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踏上了网店经营的道路,在淘宝网上,他给自己的网店起了一个自认为够引人也够优雅的名字———只属于你de潮流风尚。

    小张将自己开店的信息通过潍坊吧、QQ群等众多的平台发送出去,小张告诉记者,虽然他没有仓库,也没有实体店,只能从其他实体店购货后,再发送给买家。小张说,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最起码他认识的一些朋友听到消息后,大力地支持他,从他的店里为他拍了不少东西。

    然而,27日,当记者打开小张的网店时,上面已经空无一物,因为他早已经退出了淘宝江湖,另谋出路。

    谈起原因,小张表示,现在的淘宝已经被数不尽的淘宝店占领了,像他这样的新手,根本无法再找到自己的位置,除了悄然离去,就只剩下苦撑。

    想依此维持生计,甚至成为一种事业,很难了。

    现在的淘宝店,依旧还是960万平方公里的市场,依旧还是“轻点鼠标在家购物”,伴随电子商务的发展,本身的优势甚至更加突出,只是,在蓬勃发展的背后,这些小店家们不得不面对的是繁星般的竞争对手。

    良莠不齐、混乱不堪、真假难辨,是大家公认的弊端。

    “在淘宝上开店作为一种营生,我觉得不太可能了,特别是像我这样的80后,更难立足,因为我们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小张无奈地说,跟他一样的淘宝网店,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客源,来支撑自己的生活。

    太多了,太乱了,小张重复了好几遍。

    在刚踏入淘宝网之初,小张是满怀着希望的,他说他认为既然很多人都在淘宝上淘到了第一桶金,那么他也一样可以,“我本来是想证明,自己不输给其他的店家。”小张称,他真的觉得淘宝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平台,可是等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才知道有多难。

    听上去很美的驿站

    在潍坊市小商品城里,大批的服装、化妆品、家居、包具、鞋等用品经营商人云集,他们为批发商提供商品,同时也进行零售。不过,这些人还和一群人时不时地打交道。

    那群人的名字叫小网店老板。

    高女士和丈夫胥可昌在小商品城经营了一家“丝美文胸店”,每天往返的顾客和批发商络绎不绝,20平方左右的小店摆满品牌内衣。

    因为生意兴隆,高女士雇了几名员工,一起打理店面。在他们每日接待的顾客中,有一些网店经营者,这些人没有自己的仓库和实体店,只能从高女士这里取货。

    “他们来我这里拍照取样,然后发到网上去,有人拍了以后,他们再到我店里拿货。”高女士说,她按进货价给这些人发货,因此如果卖得好的话,对这些人而言,利润是比较可观的。

    这些没有货的网店老板,通常是没有职业的人,因此,在网上开店,几乎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然而,高女士告诉记者,她其实不太愿意接待这些网店的卖家们。

    “他们每次拿的货太少,有点不太值得。”高女士坦言,在这几年的经营过程中,她接待了前后不下20名这样的网店卖家。

    这20多名网店卖家们,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再来了。

    “垮了吧?”高女士这样说,只有其中的一两个人能记得起样子,其他的网店卖家没来过几次以后,就不再见了,原因就是经营不下去了。

    在淘宝开店,对很多人来讲,因为吸引力而走了进去,但是,面对着越来越冗杂的网店竞争,这里,只是一个听上去很美的驿站而已。

    再不敢奢望的辉煌

    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喜欢在不如意时,回忆曾经的辉煌,这些失落的小商家也是,甚至是已经成功的淘宝小店家,想起过去,也会狂欢不已。

    张召霞在淘宝上打拼了6年,从最初的一个小店,到入住淘宝商城,销售量一直节节攀升,是淘宝小店家中为数不多的赢家。

    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召霞听朋友讲,是不是可以在网上开一家网店,自己干。起初,朋友的建议,张召霞只是因为不懂而感到好奇,“我甚至连网银是什么都不得而知。”

    正是因为这份好奇,令张召霞决定尝试一下,她从原先工作过的公司订购了5套不锈钢衣架,拍成照片发到了自己的网店上,“那时候整个网页上只有10多张照片,而且拍的很不好。”

    张召霞的惊喜,在没有准备好时就很快到来,“一个潍坊本地的朋友拍下了一件衣架,然后我就把东西给寄过去了。”

    寄货后,张召霞竟然没有收到对方的汇款,便在网上向买家催要,对方告诉张召霞,“你还没有点发货,我怎么给你付款呀?”原来,不懂操作的张召霞竟然在发货时忘记确认,“幸好遇上了好买家。”

    张召霞的小店开始火了起来,“有时候图片刚放上去,就会被客人立刻拍走,不用担心客源的问题,而价格也并没有现在那么优惠,因此利润也更高一些。”逐渐地,张召霞开始慢慢对网店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有了足够的理由,要把网店做得更大更好。

    “那时潍坊的快递还很少,快递不大方便,也贵了一些,不过快递费由客人出,跟现在一样。”张召霞说,当初在网上开网店的人数量,比起现在来少得多,才会让网店的老板们觉得,客源和销量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很多人以开网店为生,甚至发了家。

    然而,时过境迁,网店的优势被更多的人看在眼里,就有了更多的希望能够淘到金子的人,成群结队的闯进了这个似乎无限广阔的世界。

    于是,所有人期待的辉煌,被淹没了,曾经的传奇也没有被重新复制。

    离去还是坚持是个问题

    2011年6月份,淘宝一拆为三:平台式购物网站淘宝商城、购物社区淘宝集市和购物搜索———淘网。淘宝商城收费但提供更加专业服务,淘宝网C2C也就是所谓的C店,免费面向众多白手起家的淘宝小店家。

    也就是因为淘宝C店的免费,从而给了无数小店家白手起家创造财富的可能,也因为如此,才有了那么数不尽数的人盲目地闯进了这个世界,然后苦苦支撑,甚至绝望而去。

    C店,是绝大多数人的起点,也是终点。

    淘宝商城的一名网店老板张炳超说,现在的淘宝网,已经不再是能够为一些人提供创业的地方,特别是80后成员,他们没有有竞争力的货、没有固定的进货渠道、没有经验、更没有资金,开一个简单的网店,商品的信息很快就会被淹没掉,货源很难销售出去。

    “一些报着以网店为生的人,很快就被残酷地现实淘汰了,他们根本无法在淘宝网上找到立足之地。”张炳超说。

    为了从无数的网店中脱颖而出,逃离鱼龙混杂的局面,向淘宝交付费用,进入淘宝商城获得一份更加“正规”、出现在网店前排、更有竞争力的网店,是很多人愿意为之或者不愿意为之的选择。

    10月10日的改革,从原有的6000元年费调整到3万或者6万,对淘宝商城的小店家而言,无疑意味着退出商城,重新变成C店的一员,再次沉没在茫茫网店的大海中了。

    张炳超打了个比方,这就像是逼迫着一个刚刚提拔为副科级的干部,重新回去做一名平庸的小科员,谁又能愿意呢?

    “这是在变相地淘汰掉小店家。”谈起淘宝商城的新规,张炳超认为,淘宝网打造“品质之城”,小店家肯定要遭殃,“以前的那些优惠,引来了这些小店家,为淘宝打响了牌子,甚至是造就了现在的淘宝,但是现在淘宝不需要他们了,大卖家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

    “还有,巨大的广告也是小店家无法给淘宝的,但大卖家却可以投资几百万甚至更多,淘宝的政策自然会向他们倾斜。”张炳超说,这就是残酷的电子商务,优胜劣汰,没有办法更改。

    张炳超预计,12月20日将有众多的淘宝商城的店家沦为C店,或者入驻其他的网店平台,“拍拍网和其他的平台都来抢淘宝的店家了,但他们的名头跟淘宝比,还有差距。”

    离去还是坚持,已经成了摆在众多的淘宝商城和C店小店家的抉择。

    张炳超告诉记者,现在的状况是,淘宝商城的用户正在抢占着免费C店的客源,“因为他们有优势。”而将来的发展情况是,淘宝商城的大卖家将淘汰掉低端商家。

    “也许,最后的结局,只有拥有自己独立的品牌网店,才能够在这里站稳脚跟。”

放大 缩小 默认
离去,还是坚持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