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因他们而整洁
“夫妻档”环卫工的一天
  • 2011年10月28日 作者:
  • 【PDF版】

    凌晨四点,夫妻俩就开始工作。

    本报记者 于潇潇 摄

    十点钟,闫中美吃了第一顿饭,一只苹果。

    本报记者 于潇潇 摄

    “夫妻档”正在打扫小区卫生。本报记者 吴凡 摄

    本报记者 于潇潇

    41岁的赵希福和闫中美是一对环卫工夫妻,一起负责五个垃圾站的垃圾清运工作。城市因他们而整洁,社区因他们而干净。他们干又脏又累的活,他们的心却很纯净。虽然他们一直在路上奔走,可他们活得很实在……27日,记者走近环卫工人,体验他们一天的辛劳工作。

    凌晨四点上班五年雷打不动

    凌晨三点,潍坊还处于寂静的沉睡中,大街上空无一人,偶尔有几辆砂土车,不甘寂寞地穿城而过。

    三点二十分,记者来到事先约定的地点———月河路泰祥街路口,赵希福就住在附近的田尔庄。到此没有两分钟,三轮摩托车的声音就从不远处响起,赵希福和妻子闫中美出现在记者的视线中。

    手机显示此时气温为10℃,夫妻俩都穿着厚厚的棉袄。赵希福驾驶着三轮车,闫中美瑟缩在车后,给记者掏出一只马扎。三轮车在黑暗中走街串巷,向位于向阳路北头的车队处驶去。晨风很冷,虽然穿着厚羽绒服,到达车队的时候,记者依然冻得发抖。

    赵希福很快将自己的垃圾清运车开了出来,这车辆承重达12吨,每天至少要运两趟,夫妻俩每天要处理至少五个垃圾站、近三十吨的垃圾,已经近五年。车子到达的第一站是位于东风东街的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三点五十分,学校内的垃圾站是一间不到四十平方米的空房,此时已经被垃圾填满,蔓延到外面。空气中压抑着一股难闻的味道。

    两人脱下棉衣。赵希福把清运车的翻斗放了下来,闫中美爬到车上翻出两把铁锨和二齿钩等工具,赵希福接过一把铁锨,没多说话,低头干了起来,把垃圾铲到翻斗里。闫中美用二齿钩把一堆垃圾刨开,刺鼻的气味顿时蔓延开来。记者拿着另一把铁锨铲着,刚铲了一锨,刺鼻的气味袭来,马上干呕起来。

    闫中美连忙笑着接过铁锨,让记者在旁边歇歇,并安慰道,一开始都是这样的,这五年过去,早就习惯了。

    两人不再说话,迅速地铲垃圾,偶尔默契地用两只铁锨合力抬垃圾。不过三分钟就装起满满一翻斗,然后将翻斗翻上去,将垃圾倒进车里。保持着这样的速度,一会儿工夫,垃圾场就清出一大片。赵希福上车把车往后倒,让翻斗再接近垃圾,记者看到,此时,他的额头上已经布满汗水。

    五点零五分,闫中美用扫帚把垃圾站最后清扫了一遍,垃圾站空空如也。五点十分,车子驶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往下一站。

    此时室外温度九度,两人衣着单薄,却都是满脸汗水。坐在车中,夫妻俩和记者聊起了天。他们告诉记者,运垃圾必须早起,这么多年每天都是三点钟起,从2007年开始干这行,成了习惯,都不用上闹钟。

    车子很快到达第二站潍坊医学院。这里的垃圾蔓延出七八米,有很多落叶。六点钟,垃圾装完,车子开始向郊外的生活垃圾填埋场驶去。

    高烧把鼻子烧坏闻不出垃圾味

    路途较远,车子行驶近半个小时才能到达垃圾填埋场。此时已是晨光熹微,整个城市开始从沉睡中醒来,路上行人、车辆渐多,赵希福小心地开着车。

    这半个小时,成为开始工作后难得的休息时间。闫中美有些累了,上车后闭起了眼睛,很快又睁开,问记者,车上的垃圾味道是不是很大。

    话题就此展开。已经在车垃圾堆附近呆了两个小时,气味比较能接受了,记者问起他们对气味的感受,两人笑笑说,早就习惯了。

    这个“早就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赵希福告诉记者,五年前自己刚开始干垃圾清运的时候,常被气味熏得吃不下饭。每天回到家,闫中美也总抱怨他一身的味道,熏得受不了。更别提孩子,根本不愿意亲近自己。

    当时是春天,过了近一个月,自己才勉强习惯这个味道,直到后来的“闻不到”。而由于每天太累,单位又缺少装工,半年后,刚生完孩子五六个月的闫中美心疼丈夫,也被“拉下了水”。

    这下两人都没有心情和力气去计较彼此身上的味道了。每天早上三点钟起床,晚上经常七点钟才到家,中间忙得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气味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春秋冬都稍好些,夏季的味道最让人难以忍受,一到夏天,闫中美还是难以适应。

    一直到今年春天,连续的高强度工作让闫中美病倒了,发高烧。但缺少人手,闫中美只能坚持和丈夫一起出工,收工后才去打针,直烧的鼻子火辣辣地疼。

    病好了,鼻子却烧坏了。闫中美笑说自己是因祸得福,现在香味臭味都闻不出来。只有在七八月份气味实在大的时候,才勉强能闻出一点儿来。

    难道不能戴口罩吗?记者问道。

    “那个东西冬天天冷戴还行,可是天冷的时候味道又小了,不用戴。其他季节根本没法戴。”赵希福解释道,清垃圾是体力活,戴着口罩呼吸不畅,干不了。特别是在夏天,实在闷得慌。

    这个气味,夫妻俩是习惯了,周围人还是适应不了。两个孩子都不喜欢和自己亲近。大女儿上初三了,住校,一周回来一趟;小儿子才四岁,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着。“他小,讨厌我们身上的味道,但不会说。知道我和他爸爸也为一个超市清垃圾,就跟我说,再也不去超市了。”

    在孩子心里,“超市”成了“垃圾”和“难闻气味”的代名词。

    习惯了,不只习惯了刺鼻的气味,习惯了工作时间,也习惯了工作强度。

    每年只休大年初一没陪过孩子一个假期

    “休假”,这个概念在夫妻俩心中早就模糊了。

    城市里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垃圾,环卫工人手却是紧缺,“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他们不干,垃圾就会越堆越多。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夫妻俩只休大年初一。

    这仅有的一天休息时间也来之不易,夫妻俩要做诸多准备。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垃圾格外多,这两天忙下来身体都像要累散,到了年初一,两人都快累得没有力气走亲戚了。

    而年初一后上班,还将面临更大的问题。过年几天的垃圾本就多,再休上一天,垃圾成山,又是格外忙碌。仅有的一天休假,比不休还累。

    也因此,夫妻俩对老人和孩子很是愧疚。小儿子四五个月到现在,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着,没有和夫妻俩好好呆过一天。怕早起吵到孩子,两人也不敢和儿子住在一起,每天早上起床简单梳洗后离家,晚上回来才能见儿子一面。有时候回来晚了,儿子都已经睡着了。

    对女儿,夫妻俩更是愧疚。女儿今年上初三了,两人甚至没有给女儿开过一个家长会。

    “她以前总抱怨我们,就知道赚钱。可是不赚钱花啥!再说,也不光是为赚钱,什么活都得有人干不是!”赵希福说道,虽然两个人都忙个不停,但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不过三千元钱,他赚1500,媳妇赚1300,前几日听说要涨工资,估计能多拿三五百。

    提起女儿,闫中美语气里不由带了骄傲,说“人家都说我闺女长得漂亮,大眼睛双眼皮,高个子,学习成绩也好。”说完又有些不好意思,补充了句,“我自己倒没看出来。”

    说着说着,语气里又添加了些许担忧和落寞。闫中美有些迟疑地问记者,“你十五六岁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过这个阶段,有什么事不愿意和父母说,还会和父母顶嘴。”

    因为工作时间太长,夫妻俩每天忙碌,与女儿谈心的时间甚至都没有。

    赵希福叹了口气说,朋友早就约着自己带全家人一起去富华游乐园玩儿,女儿也有这个愿望。可是这么多年了,硬是一点时间也抽不出来。

    十六个小时只吃一顿饭五个小时连口水都没喝

    七点十七分,清运车倒出第一车垃圾,从垃圾填埋场往回返。途中,赵希福接到电话,称今天附近一个冷库将有领导前来检查工作,需先去那里。

    两人临时改变了行车路线。这个冷库在潍坊规模很大,几乎每天都会产生好几吨垃圾。一到现场,果然垃圾已经堆满了。附近空地上还有许多满载着垃圾的小推车。

    两人马上下车开始工作,把垃圾往车上铲。而中途不停地有冷库员工往车子附近送垃圾,往往是他们两人刚清完一堆,腐烂的水果、蔬菜马上又积了起来。

    “烂水果是很重的,所以夏天的活儿很难干。”一边干活,赵希福一边跟记者解释,除此之外,冬天由于很多人烧炉子,产生的煤灰也很重,有时候车子装不满就得走。

    而闫中美则又多了一项工作,冷库扔出来的废纸箱也不少,她把它们一一折好,很快在地上堆起一摞。

    冷库里扔出的水果,有些并没有腐烂,只是卖相已经不好。闫中美空出一个干净箱子,小心地挑选没有坏掉的水果。而赵希福则不停地将垃圾填往清运车。

    闫中美有些不好意思,问记者,饿了吧。确实饿了,连续五个小时连口水都没喝。而冷库位于宝通街,位置较偏,附近没有小吃摊。买吃的要走出很远。

    闫中美告诉记者,忙起来就是这样,常常没有时间吃饭。两人经常是到下午两点,到沃尔玛超市清运垃圾时,才会在附近买点吃的。

    赵希福怕记者饿坏了,特意叮嘱同事小杜带点吃的和豆浆。

    九点半,小杜到了。带了些吃食。

    伴着垃圾的味道,记者吃了早餐。而夫妻俩仍在忙着没吃。一直忙到十点多,在记者的提醒下,闫中美才回到车上休息了一会儿,却吃不下去饭。她洗了洗手,找出一只刚挑出来的苹果,削完皮吃了起来。这是从早晨三点到十点,她吃下的唯一食物。赵希福一直忙到十二点才吃“早饭”。从那时开始到晚上七点收工,两人没有再吃一点东西。

    来到沃尔玛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为了赶进度,夫妻俩找来两个同事帮忙,即使这样,这一天的工作还是完不成了。有一个站点没有跑完,第二天将有更多的工作等着他们。

    下午五点,最后一次开车前往垃圾填埋厂的时候,下班的车流让道路拥堵不堪。六点半,拖着疲惫的身体,赵希福和闫中美送完最后一趟垃圾,从填埋厂返回车队,骑三轮车回家。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辛苦了
“夫妻档”环卫工的一天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