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董彦
有人说,青岛是漂浮在两种泡沫上的城市,一是指大海的浪花,一是指啤酒的泡沫。“青岛啤酒”四个字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含义,它已经被作为一种文化的标志,注入了青岛的骨血。而很多外地游客也正是从“啤酒”二字开始认识并走进青岛。在啤酒所代表的动感与活力的背后所蕴藏的是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1991年青岛国际啤酒城落成,成为青岛啤酒节主场地;2005年登州路啤酒街建成;2009年城阳区投资过亿,建造地下啤酒坊;2011年10月,四方啤酒街开街纳客;今年7月份,青岛市规划局公布了李沧区啤酒街的规划方案。一条条啤酒街依托青岛啤酒这个百年品牌被打造出来,更全面地挖掘了青岛啤酒文化,并为地方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这是否会让游客产生混淆从而冲淡了正宗的青岛啤酒形象呢?如此众多的啤酒街又能否办出自己的特色,吸引到足够的客源并走向发展壮大?这些问题,我们都要拭目以待。
6年建了四条啤酒街
位于崂山区的青岛国际啤酒城自1991年建城,已有20年的历史,高举啤酒杯的美人鱼也成为了当地的地标性建筑。8月份一到,以啤酒城为圆心,整个青岛都沉浸在啤酒的激情之中。2011年青岛啤酒节,16天共377万人次参与,喝掉了1100吨啤酒。数字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能否将啤酒节的“激情”继续下去,进而再掘一桶金,是许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登州路56号,1903”,在每一个青岛啤酒瓶的下方都会看到这一行小字,这是青岛啤酒一厂所在地。依托一厂,2005年8月青岛市第一条啤酒街在这里诞生。登州路啤酒街每年夏季接待中外旅游消费者和岛城消费者高达300万人次之多。
如此客观的经济效益,使得更多的目光都集中到青岛啤酒身上。2009年5月,青岛城阳区投资过亿元建地下啤酒坊,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2011年10月22日位于四方区张村河下游的四方啤酒街正式开街,四方啤酒街与第二啤酒厂隔河相望,啤酒街将从啤酒厂直接引酒;而在此之前的2011年7月份,青岛市规划局就已正式公布了李沧区啤酒街的规划方案,李沧区啤酒街将与已开门纳客的四方啤酒街,共同依托第二啤酒厂的资源优势。
啤酒街层出不穷 市民买账的不多
青岛有几条啤酒街?地道的青岛市民都说不清楚。家住浮山后的蓝女士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她说,要是介绍朋友去玩肯定是推荐台东啤酒
街也就是登州路啤酒街。至于其他的啤酒街,她说只知道四方区还有一条但是没去过。在青岛学习工作了8年的卞先生说,因为工作的关系每年的啤
酒节都要去啤酒城,但是啤酒街除了登州路的剩下的就不知道了。
而这么多的啤酒街,青岛市民到底买不买账呢?在青岛市某货代公司工作的柳女士节假日喜欢出去逛街,她说,青岛市的特色街除了啤酒街就是啤酒街,非常类似,想玩点新鲜的都不行。而且也不见得有那么多的人去,反而是种浪费。家
住崂山区的市民范女士也表达了与她类似的想法,她说啤酒街的主要顾客是外地游客,而自己偶尔去一下登州路啤酒街,剩下的都没有去过。
家住四方区的吴先生则表达了和他们不同的看法,他觉着啤酒街多了,玩儿的地方就多了,“我们很欢迎,但前提是环境卫生要做好,不能脏乱差。”
助推了当地经济 但仍需开发有度
对于青岛争相上马的啤酒街项目,青岛旅游协会会长王军建说,这与青岛深厚的啤酒文化和青岛啤酒的知名度有着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在青岛国际啤酒节已成国际惯例,登州路的青岛啤酒街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会有更多的地方加入到啤酒街建设的队伍中。
对于啤酒街建设对青岛的影响,王军建表示啤酒街的建设毋庸置疑会给当地区市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对当地的环境治理包括附近居民的生活都会带来一个好的影响。然而从青岛啤酒这个品牌来讲,形形色色的啤酒街到底哪一个才是正宗的?容易让外地游客产生混淆,对青岛啤酒这个大品牌和青岛市的整体旅游形象,都不会是一个好的促进。啤酒街开发仍需从青岛大环境整体上考量,有度合理开发。
在青岛某媒体工作的陈哲则一语道破了啤酒街发展的关键,他说,名字可以都叫啤酒街,但关键还要看是否有自己的特色,有质量的“特色”。无特色相互抄袭,则只剩内斗而无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