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第四季度过去了一个月,银行理财市场也显现出一些不同的气象:少了些许之前的热闹喧腾,多了一些平淡甚至冷清。最新的统计显示,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在近期骤然减少,此前的发行热潮已经开始降温。
银行理财“退烧”
相比今年三季度,银行理财市场在进入10月份以后,出人意料地开始降温。6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达到全年最高点,为1600只左右。而自一系列严厉的监管政策出台以后,产品发行数量逐月下降,7、8、9三个月平均为1200只。而进入10月份,产品数量跌破1000只,截至10月31日,10月份发行产品数量为932只,为全年发行数量最低月份。
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的骤然减少,与监管层的重拳出击整治理财市场息息相关。就在9月30日,银监会紧急下发了91号文———《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强调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并重点加强对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合规管理。
记者从部分银行的网点了解的情况也和相关统计类似。不少理财经理都向记者反映,近期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确实有所减少。“尤其是以前最受投资者欢迎的期限在7-10天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目前发行量几乎减少了50%以上。”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高收益品期待年底
尽管近期A股市场有所起色,但银行理财产品凭借其稳定性强、风险低的特色,依然受到不少投资者的青睐。
然而,和年中最火爆的时候相比,银行理财产品不仅发行量有所下降,其收益率也处于“缩水”状态。目前大部分理财产品,其收益率都难以攀升至年化6%的水平。而在之前,由于资金面紧张,6%的年化收益率曾经是很容易达到的水平。
有银行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严格的监管,加上市场上已经出现政策或许出现一定程度放宽的预期,因此11月份的银行理财产品无论从发行规模还是从收益率水平来看,都将处于“平淡”的状态。
从资金面的角度来看,面对10月末资金面收紧的状况,央行在本周的公开市场已经开始“放水”。周二央行发行的100亿元的1年期央票,发行量较上周减少了近5成。有市场人士指出,经历了10月末短暂的紧张之后,预计11月上旬的资金面将缓解并渐显宽松。故而,银行在11月发理财产品的资金压力相对较小,也会导致收益率逐渐下行。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者该如何合理安排手头的资金呢?银行理财师建议,投资者目前不宜购买投资期限属于“跨年”的理财产品。“鉴于年末的特殊时点,届时银行由于资金紧张的缘故,肯定还是会发行一些收益率较高的短期产品,部分超短期产品的收益率或许可能超过6%。”而目前发行的“跨年”理财产品,其收益率肯定无法与那些高收益产品相媲美。
(财金记者 程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