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知齐鲁风采 谋求合作发展
  • 2011年11月08日 作者:
  • 【PDF版】

    11月8日,经过精心筹备的第四届“10+3媒体合作研讨会”将在美丽的泉城济南隆重开幕。11月7日,陆续抵达的中外嘉宾,不顾舟车劳顿,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忆往事、谈山东、话合作,对未来充满期盼和信心。

    希望与山东的关系更密切

    日本朝日新闻社中国总局长 坂尻信义

    “我对山东之行期待非常大。”虽然是第一次参加“10+3媒体合作研讨会”,但朝日新闻社中国总局长坂尻信义对于山东并不陌生。“我在东京的家人,吃的很多蔬菜都来自山东。我知道,在青岛有日本领事馆,还有日本的佳世客购物中心,朝日啤酒也在青岛投资设厂……”坂尻信义用不太熟练的中文讲述着他对山东的印象。

    此次会议让坂尻先生有机会第一次来到济南。他告诉记者,2010年4月被任命为朝日新闻社中国总局长后,他曾经到过中国很多城市。“这次我的期待非常大,我希望亲眼看看济南的发展,了解当地人民对日本有什么样的印象。”谈到山东与日本的经贸合作时,坂尻信义表示,“现在,中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日本却不太好。作为日本人,我希望将来山东和日本的关系更密切。” (记者 代玲玲)

    开启儒家文化寻根之旅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副总编 郑丁贤

    7日下午,记者在山东大厦见到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副总编郑丁贤时,他正打算跟随行志愿者一起去大明湖走一走。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山东,我很早就听说过济南大明湖,在我读过的很多中国古典文学中都提到过它,所以非常想去大明湖感受传统文化的气息。”郑丁贤说,一直以来,他对山东充满着向往之情。

    郑丁贤表示,马来西亚的华人尽管来自于不同的地域,说着不同的语言,但相互之间却存在着一种文化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就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认同上。

    郑丁贤介绍说,他所在的《星洲日报》是马来西亚影响力最大的一份华文报纸,《星洲日报》在办报理念上,很重要的一点是用汉语向当地的华人传播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

    (记者 李萌博)

    保持良好的海滨生态环境

    印尼罗盘报多媒体主编 庞邦·苏曼崔

    “Shandong pear!”7日,刚下榻山东大厦的印尼罗盘报多媒体主编庞邦·苏曼崔,一发现客房小桌上摆着的金灿灿的山东梨,就忍不住叫了起来。

    “在印尼水果市场上,山东梨的价格在中等价位偏上,很受中产阶级喜欢。”在原产地看到了久违的“老朋友”,苏曼崔感到“亲切和惊喜”。

    有数据显示,印度尼西亚是山东水果最重要的出口国家之一,2010年出口到印尼的水果达23万吨,占山东出口水果总量的28%。

    作为“千岛之国”,印尼巴厘岛等海滨度假胜地名闻遐迩。了解到山东是沿海省份,苏曼崔用巴厘岛的例子给山东发展海滨旅游“支招”:保持良好的海滨生态环境。他说,蓝天白云、碧海沙滩需要大自然的恩赐,更需要人与自然的统一。

    (记者 杨凡)

    喜闻山东水环境的变化

    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 刘健

    “咱们可是山东老乡!”下了高铁,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刘健热切地同接站的志愿者握手继而攀谈起来,对山东的变化津津乐道,尤其是说起山东水环境的变化,这位老乡更是难掩欣喜之情。

    “今年初,我在报社筹划两会报道,盘点‘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情况。问跑环保的记者:‘据你所知,到底哪个地方减排的工作做得最好?’她说:‘山东。’”环保部领导私下讲,当初给山东下的任务太重了点儿,没想到他们仍然超量完成了,并且减排的进度比较均衡。

    “像山东这样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逐步加严的地方环境标准,其中体现的政绩观尤其可贵。”刘健说。现在描述山东环保工作成绩有两句可感性很强的话:“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已恢复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

    (记者 张春晓)

    欢迎山东企业到老挝投资

    老挝万象时报新闻主编 菲力基欧·渥拉克恩

    菲力基欧·渥拉克恩来山东之前,给自己布置了一个任务:了解山东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回国后在《万象时报》上刊登此次参观的见闻。

    “上了从车站到宾馆的大巴车,我就一直往外看,想赶快了解济南这座以泉水闻名的城市,更想尽快了解山东。”渥拉克恩说,自己是第一次到山东,此前对山东了解不多。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将日益频繁。”渥拉克恩说,作为中国经济实力名列前茅的省份,山东的企业可以利用中国与老挝的关税优惠措施,到老挝投资,“老挝的锡、黄金、森林等资源丰富,山东企业来了可以助推老挝的经济发展。”

    “我们一定利用《万象时报》的舆论优势,为山东企业在老挝投资创造好的环境。”渥拉克恩说。

    (记者 吉祥)

    山东这两年的发展太快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副总编辑 余共华

    虽然此前已经来过三次山东,余共华说这次是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一个半小时从北京到济南,一下车就看到了巨大的变化。我到过济南、青岛、威海,看过菏泽的牡丹,山东这两年的发展太快了。”余共华感叹。

    1993年11月,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成立,1994年山东驻新加坡办事处设立,到2010年双方双边贸易额达到22.6亿美元,有17家山东企业在新加坡上市。余共华认为,新加坡和山东的交流合作是由经贸牵头的,逐渐延伸到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

    《联合早报》是新加坡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余共华表示,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应该在东盟与中日韩的交流合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加强交流沟通,取长补短,以公正、专业的态度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记者 袁涛)

    “一定给我带来一箱青啤!”

    菲律宾星报副总编辑 宇多伦

    一见面,宇多伦女士就给记者说了一件家里事,她侄女从澳大利亚刚回到马尼拉,听说姑妈去了中国还要去青岛,就马上给她打来电话,脱口而出:“一定别忘了给我捎一箱青岛啤酒!”宇多伦女士解释说,在菲律宾几乎人人都知道青岛啤酒好,菲律宾人非常喜欢喝青岛啤酒,在许多商场有卖。

    宇多伦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她已是第5次来中国了,但还是第一次来山东。她对山东之行充满了期待。

    宇多伦女士祖籍福建,是第四代菲籍华侨。早在1991年,她与部分华侨在菲律宾发起成立了一个民间华侨组织,做了许多中菲民间文化交流工作。虽然没来过山东,但说起山东,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泰山、黄河、孔子,伟大!”

    当记者告诉她山东农业的情况后,她表示有机会一定看看山东农产品。

    (记者 李剑桥)

    盼望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韩国每日经济新闻社国际部部长 崔庆善

    “韩国需要山东,山东也需要韩国!”作为一家财经媒体的国际部部长,崔庆善如此形容韩国与山东之间经济贸易的密切联系。

    而崔庆善更是敏锐地看到了韩国企业与山东企业之间的微妙变化。“以前韩国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因山东的人力、物力成本低,将不少制造业放在山东,但现在韩国企业普遍有一种危机感,山东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Design(设计)!”崔庆善反复用这个英文单词向记者强调,目前韩国企业正慢慢从主攻技术转为设计制胜。比如三星、LG手机都很注重外观设计,技术是基础,追求漂亮的外观和操作简便化的结合。

    听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崔庆善对此充满了期待。“如果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起来,这对双方都是很大机遇,如对电子制造、海洋产业等都会带来很大的发展。” (记者 张春晓)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知齐鲁风采 谋求合作发展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