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亚孤儿”需要更多的爱
  • 2011年11月08日 作者:
  • 【PDF版】

    九巨龙学校的学生们正在上课。

    文/图 本报记者 王佳声 见习记者 张文倩 孟一

    “亚孤儿”特指因父母一方去世、父母服刑、父母重病等原因,得不到有效抚养、教育和关爱,基本生活、基本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身体、心理、智力发育严重滞后,事实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

    10月20日,济宁市委副书记、市关工委主任张术平主持召开支持泗水九巨龙慈善学下办学工作协调会,就切实解决当前慈善学校办学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要求切实解决学校的归属管理、学生学籍备案等难题。

    会议要求,要构建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关爱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成立专项关爱基金,各县市区固定两到三所寄宿制学校,专门接收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逐步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监护体系。

    “亚孤儿”是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因为家庭变故等原因,他们往往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抚养;同时,因为界定难,他们也无法获得相应的社会福利保障,不少这样的孩子甚至上不起学。在帮扶“亚孤儿”方面,泗水九巨龙慈善学校进行了有益探索。

    其实,谁都想有个家

    “我不愿回家。”家在梁山县的尹训闯小朋友是泗水九巨龙慈善学校一名七年级的学生,11月3日,当记者问起他家里情况时,他眼睛微微泛红,却又很坚定地说。尹训闯两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母亲随后也离开了家,幼小的尹训闯只能跟着叔叔婶婶一起生活,成为一名“亚孤儿”。

    如今在泗水上学的他,只会在寒暑假放假时回家,平日里生活学习全在学校,像中秋这样的节日,他都与老师同学一起度过。“学校就像是我们的家,很温暖。”尹训闯真挚地说。

    记者了解到,泗水九巨龙慈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封闭式的义务教育学校,一至七年级共有243名学生,其中像尹训闯这样的“亚孤儿”就有121名。

    因为年纪偏小,克服想家是他们要迈过的第一道坎。“刚来的时候太想家了,哭了好几天。”今年12岁、家住泗水县圣水峪乡房家庄村的于东炎小朋友说,后来在学校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就逐渐适应了。原本有些消极自闭的她,现在变得活泼开朗,成为班里成绩优秀的模范生。

    “有想家的就会好好哄。”已成为“大师兄”的尹训闯说,四人一间的宿舍,特别安排两个高年级的和低年级的一起住,有困难能及时帮助,帮着叠被子、洗衣服是常事。

    遇到同学解决不了的难题,不光可以找老师帮忙,还可以通过写信等方式,跟“结对子”的义工倾诉,多种关爱方式让他们并不孤单。

    在学校,这些“亚孤儿”们吃穿用度都没有后顾之忧,家庭的不幸并未让他们自暴自弃,通过努力学习改变生活是孩子们目前普遍的心愿。“我以后就想当一名医生,能照顾像爸爸一样的病人。”尹训闯说。

    背后,他们需要更多爱

    “‘亚孤儿’教育很特殊,育人是第一位的。”九巨龙集团关爱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主任邵明生介绍,老师要承担的不仅是传播知识的使命,更为重要的是要让这些孩子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们刚来的时候管理起来很不容易。”该慈善学校副校长韩光强表示,“亚孤儿”们成长环境艰苦,缺乏应有的关爱,有的沾染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有的性格孤僻自闭,不及时纠正会严重影响他们今后的生活。

    为此,学校不光安排了基本的文化知识课,还坚持以行为习惯养成为主线,开展感恩教育、中华诗文诵读、才艺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结对帮扶教育等多种养教措施,培养孩子们自尊自爱、自强自信,实现自我管理。

    这种养教结合的关爱教育氛围帮孩子们改掉了一些不良习气。慈善学校六年级班主任郑庆娇举例说,新来的王辉(化名)同学有随意拿别人物品的坏习惯。学校老师了解到,这名学生的父亲因犯盗窃罪正在服刑,从小耳濡目染让他沾染上了这些不良习惯。后来我们通过适时引导,慢慢地他认识到错了,主动就改了。

    “都六年级了,有的学生连乘法口诀都背不全。”郑庆娇说,因从小学习环境差,“亚孤儿”们普遍基础知识薄弱。然而,这也让老师们使命感倍增,很多老师“吃住都在学校,全天候为孩子们服务。”

    记者了解到,该慈善学校共有学科教师22名,生活指导教师3名,不光要负责学习,还要照顾衣食起居等,老师们的任务要比普通学校繁重得多。

    “平日里教育的方式要很小心,他们幼小的心灵非常敏感,容不得再受伤害,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爱心。”郑庆娇说,“现在孩子们讲卫生了、懂礼貌了、爱学习了,这和刚入校时相比,各方面都有了积极地变化有。”

    牵手,众人拾柴火焰高

    除了拥有专门的慈善基金和各级关工委组织作为坚强后盾,泗水九巨龙慈善学校还有一大批特殊的服务队伍为其献策出力,“五老”(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和慈善义工队伍便是典范。

    “能在这样的岗位发挥余热,很充实。”作为“五老”代表,曾任济宁市育才中学校长的邵明生,如今对“亚孤儿”养教模式也颇有研究。

    邵明生表示,经教学实践探讨出“初技连读”的办学体制,让“亚孤儿”在接受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义务教育之后,能再读高中或技校升造,从而具备就业、创业的能力。同时,由老师充当“代理爸爸”、“代理妈妈”角色,开展亲情化教育,“在老师们的精心呵护下,孩子们逐渐克服了自卑、孤独等情绪慢慢地能跟普通孩子一样心境开朗、专注学习了。”

    据初步统计,济宁市目前就有此类事实无人抚养的“亚孤儿”700名左右,预计每年还将新增“亚孤儿”七十多人。

    让“亚孤儿”走到一起也并不容易,学校的招生模式堪称“奇特”。每逢寒暑假,学校的慈善义工队伍就会根据民政部门所提供信息,到农村走访“亚孤儿”家庭,调查确认入学名单,开学时还会接他们上学。

    “慈善是责任。”九巨龙集团董事长徐夫京表示,他希望能借开办“亚孤儿”慈善学校,为“亚孤儿”教育救助模式提供一点借鉴。

    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关注“亚孤儿”发展,企业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五老”、义工等队伍发挥各自优势,进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支持“亚孤儿”这项特殊教育事业,泗水九巨龙慈善学校的养教模式或可成为一个成功范例。

放大 缩小 默认
“亚孤儿”需要更多的爱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