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骤减
年底如何让手头资金生利
  • 2011年11月08日 作者:
  • 【PDF版】

    2011年的第四季度过去一个多月了,银行理财市场也显现出一些不同的气象:少了些许之前的热闹喧腾,多了一些平淡甚至冷清。最新的统计显示,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在近期骤然减少,此前的发行热潮已经开始降温。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退烧”

    10月份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骤降。6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达到全年最高点,为1600只左右。而自一系列严厉的监管政策出台以后,产品发行数量逐月下降,7、8、9三个月平均为1200只。而进入10月份,产品数量跌破1000只,截至10月31日,10月份发行产品数量为932只,为全年发行数量最低月份。

    产品发行数量骤减,与银行资金紧缺有所缓解有直接关系。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重要融资工具,以较高的收益率吸引民间投资资金进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在监管层一系列严厉的规范性政策出台后,堵住了假借银行理财产品高息揽储的通道。另一方面,银行放开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鼓励银行发行专项金融债等措施,均使得银行资金面宽松。

    由于政策面的宽松及Shibor利率的下跌,银行理财产品进入短暂的冷静期。市场静观宏观政策走向,近期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减少。尤其是以前最受投资者欢迎的期限在7-10天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目前发行量几乎减少了50%以上。

    尽管11月份的银行理财产品无论从发行规模还是从收益率水平来看,都将处于“平淡”的状态。但银行理财产品凭借其稳定性强、风险低的特色,依然受到不少投资者的青睐。

    银行理财产品本月投资策略

    有市场人士指出,经历了10月末短暂的紧张之后,预计11月上旬的资金面将缓解并渐显宽松。故而,银行在11月发理财产品的资金压力相对较小,银行理财产品不仅发行量有所下降,其收益率也处于“缩水”状态。目前大部分理财产品,其收益率都难以攀升至年化6%的水平。而在之前,由于资金面紧张,6%的年化收益率曾经是很容易达到的水平。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者该如何合理安排手头的资金呢?建议投资者可以按照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的松紧程度合理安排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短期、中期、长期合理搭配,以获取更高的理财收益。

    短期理财产品安排:

    适合安排一月内要求流动性高、快进快出的资金,如建行目前推出的“乾元———日日鑫高”资产组合型人民币系列理财产品,产品按照投资存续期限不同预期年化收益率从2.05%至4.05%不等,产品存续期内,客户可在任一个产品工作日9:00-15:30申请赎回,该款产品流动性、收益性“双高”,非常适合投资者短期理财需求。

    中期理财产品安排:

    适合安排一个月至半年以内不用的资金,但在11月不宜购买投资期限属于“跨年”的理财产品。“鉴于年末的特殊时点,届时银行由于资金紧张的缘故,肯定还是会发行一些收益率较高的短期产品,部分超短期产品的收益率或许可能超过6%。”而目前发行的“跨年”理财产品,其收益率肯定无法与那些高收益产品相媲美。即便12月底部分银行资金量较为充裕,但仍会有冲高存款的意向。

    因此年底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再次走高是值得期待的。中短期内,投资者适合投资一些在12月底前到期的理财产品,以便届时再次搭乘高收益产品的“顺风车”获取超额收益。

    长期理财产品需求:

    适合安排半年以上中长期不用的资金,目前银行推出的中短期理财产品较多,但超过半年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较少,这与当前的前紧后松宏观政策预期有关,当前银行资金面将缓解并渐显宽松,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逐渐下行。

    因此,投资者如果资金长期闲置,可以多关注较长期理财产品以保持较高的收益率,尽量购买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最长期限的理财产品。

    张锋,现任中国建设银行日照市分行个金部产品经理,2007年获国际金融理财师(CFP)资格。有十几年的个人金融业务经验,对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基金、外汇、黄金等理财产品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擅长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理财规划服务。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资理财产品避开这些误区
年底如何让手头资金生利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