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男子借了1万元高利贷无力偿还
半夜纵火勒索纺织企业老板
  • 2011年11月08日 作者:
  •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赵磊 本报通讯员 柳栋

    为还银行的汽车消费贷款和自己借的高利贷,家住大牟家镇的刘某竟想出歪招,用纵火、发恐吓短信等恶劣手段,敲诈数名纺织企业老板。

    11月7日,记者从高密市公安局获悉,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已被刑事拘留。

    半夜遭纵火短信敲诈  

    10月28日夜,高密市姜庄镇仁和社区一家纺织厂墙外的草垛无故起火,凌晨3时,这家纺织厂内的一台纺织机器又莫名发生燃烧,由于发现及时,一场大的火灾事故才得以避免,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却正在发生。

    火灾事故发生后,纺织厂的老板吴先生同厂里工人对机器进行检修后,没有找到起火原因,吴先生觉得可能是机器过热导致的自燃,疲惫的他处理完这些事情后,回到家倒头便睡。刚睡下没多久,吴先生家的电话铃声响个不停,在他正要起身接电话时,铃声却嘎然而止。这么晚谁会打电话呢?他翻看着来电记录,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引起吴先生的注意,正在思索时,手机“嘀嘀”响了两声短信提示音。他拿起手机一看,是刚才打电话的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内容是:“今晚的那把火,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当时吴先生以为是有人恶作剧并没去理会,没想到过了半个多小时,这个号码又发来一条短信:“赶紧给我凑齐4万块钱,存到我银行卡中,不然会有更刺激的火等着你”,紧接着又收到一条短信:“你儿子24小时内都在我们视线范围内,当心他的小命”。

    收到短信的吴先生看后不寒而栗,越想越害怕,整个晚上都想着短信的事,彻夜未眠。第二天早上,王先生回拨该号码,但电话接起来后又被挂断,在与家人商量后,他带着手机来到市公安局仁和派出所报了案。

    当日,又有两名纺织企业负责人刘先生、王先生到派出所报警称,他们也接到了类似的恐吓短信,其中刘先生的厂房被人隔门泼入了汽油,恐慌中刘先生为求平安,给疑犯提供的银行卡中存入了2千元钱。

    嫌犯网吧内被抓获  

    仁和派出所接警后,迅速向市公安局汇报案情。市公安局领导对此案高度重视,仁和派出所联合刑警等相关部门成立专案组侦破此案。

    专案组在侦查工作中,首先围绕几名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疑犯使用的电话卡、银行卡等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确认这些卡都是疑犯冒用他人身份证办理使用后,专案组民警迅速调整思路,将工作重点放在了疑犯的活动场所,最终在银行监控中发现了疑犯的踪迹。随后,经连续多日的侦查守候,专案组民警发现大牟家镇的刘某其体貌特征等与疑犯较为一致,且具备作案条件与动机,遂制定缜密的抓捕方案。

    10月31日下午,专案组民警在市区一家网吧内,将正在上网的刘某抓获,同时缴获其作案使用的手机及银行卡。

    为高利贷所逼

    经审讯,10月28日晚,犯罪嫌疑人刘某先是用打火机点着了吴先生厂房外的草垛,可由于草垛在厂外没能引起注意,随后他又将点燃的手套从厂房后窗扔进了正在运行的纺织机器上。之后,他又在附近加油站买了些汽油泼进了刘先生的厂房中,回到住处他便分别打电话、发短信对三名受害人进行敲诈。

    原来,现年26岁的刘某,家住大牟家镇,其父母在今年9月份替他首付2万余元,贷款买了一辆轿车,期盼着他有了车,早一天能把媳妇娶进门。可谁知,游手好闲的刘某为还银行的车贷,竟托人去借了1万块钱的高利贷。起初,他还把借到的钱都存进了银行卡,但由于刘某没有工作,花钱又大手大脚,借到的高利贷没几天就被他花完了,车贷也没还上多少钱。眼看就又到银行贷款的还款日,自己借的高利贷也得还利息了。心急如焚的刘某便想到当老板的都是有钱人,于是他学着网上编发短信敲诈老板钱财的情节,用自己捡来的身份证去办了一张银行卡跟电话卡,先是到这些企业去制造一些小事故,再编发短信威胁多名企业老板,敲诈金额从4千元至4万元不等。

    刘某说,“我不敢放大火,干这些也是为了让他们害怕,这样他们才能给我存钱。我做了这些事被警察抓获后,觉得很对不起俺爹俺娘。”

放大 缩小 默认
半夜纵火勒索纺织企业老板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