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倍增计划”推进“幸福工程” |
东平县第十三次党代会闭幕 |
| |
- 2011年12月29日
作者:
-
【PDF版】
|
|
|
本报泰安12月28日讯(记者 周倩倩 通讯员 陈淑锋 李娜) 26日至28日,东平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举行。赵德健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东平县第十三届委员会书记。大会制定了今后五年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实施办法,“倍增计划”、“幸福工程”等成为最热门的话题。 东平县以实施倍增计划为抓手,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经过五年努力,将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数量翻番、质量倍增。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农业上,推进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在工业上,发展园区经济、矿产业、高新产业,打造一批规模企业群体,力争到2016年,工业利税突破150亿元;在现代服务业上,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物流业,旅游业以片区开发、要素建设、功能完善为重点,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力争到2016年,综合收入达到100亿元,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培植龙头企业,打造文化精品,物流业抓住晋鲁铁路、京杭运河、济徐高速通车、通航等机遇,建设物流园区,打造国家级物流产业集聚区。着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城市加快现代城区、滨湖新区建设,农村加快新型社区、特色民营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功能完善、适宜人居的城乡环境。同时,创新体制,完善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广泛招商引资引智,充分挖掘整合资源,积极创新创优环境,为跨越发展抢得主动、赢得先机。 东平县以幸福工程为抓手,全力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在具体要求上,提出“四有”目标,即就业有岗位、收入有提高、权益有保障、内心有喜悦。为增强群众富足感,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为增强群众安全感,创新社会管理、完善防控体系、严格安全责任等;为增强群众公平感,让发展成果惠泽于民,完善“五项社会保险”、“五大社会救助”、“五大社会福利”等;为增强群众舒适感,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加快沿河、沿路绿化,加快城市水系建设,抓好城镇背街小巷和农村容貌整治。 在办好为民实事的基础上,实施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急需的“十小工程”,从细处让群众感到变化。据了解,2011年11件实事已全部完工,其中保障性住房完成任务107%,发放低保、五保、医疗救助资金4480万元,超额完成为民实事的目标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