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17地市-论坛-播客 -微博-拍客-网上报料-泉城资讯-晚报电子版-晚报数字报-生活日报-鲁南商报-邮箱-小记者-专题-图片-书画
 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学松鼠会质疑“洋神医”
认为美国一机构涉嫌利用“抗癌神药”在华欺诈
  • 2012年02月02日  作者:
  • 【PDF版】
  ▲“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的新浪微博上关于“博金斯基癌症治疗”的宣传内容(2月1日摄)。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上海2月1日电 近日,著名民间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成员、哈尔滨医生李清晨发表文章《警惕洋骗子对我国恶性肿瘤病人的欺诈》,质疑“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涉嫌利用“抗癌神药”欺诈中国消费者。
  不久前,“科学松鼠会”成员、哈尔滨医生李清晨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简称‘A4M’)”是披着科学外衣的“洋骗子”,并找到了其在中国建立的中文网页“博金斯基医院”(www.china-burzynski.com),网页上有诸多不实宣传,诸如宣称“发明了几乎可以攻克人类癌症的基因机制”,而治愈癌症的药物正是博金斯基博士发明的药物“抗瘤酮”(Antineoplastons)。 
  抗癌神药到底是真是假?网民一片哗然。随后,“科学松鼠会”在官方网站上登出一篇《抗瘤酮:并非抗癌神药》的证伪博客,介绍了抗瘤酮的由来:抗瘤酮是美国“医学博士”博金斯基创造的概念。他认为,抗瘤酮是一类能够使异常的肿瘤细胞“恢复正常”的物质,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用它们为癌症病人进行治疗。
  但是,这种物质用于抗癌治疗是否获得了许可?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网站上,对“抗瘤酮”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它目前只是进行了临床二期试验,还不能真正上市用于治疗癌症病人。
  针对“科学松鼠会”的质疑,1月17日“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微博发文表示:“我官方代表处今日已经向‘科学松鼠会’及‘李清晨’发出律师函”,对其提出的指控诉诸法律。“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微博曾被新浪认证为实名用户,认证内容为“拥有120个成员国,5万5千名会员的国际权威的健康医学组织-抗衰老医学创始单位及抗衰老医生及临床工作者唯一培训及资格认证单位”等。不过到记者发稿时,这一认证已被取消。

【记者调查】 中国进口药物名单中 没有“抗瘤酮”
  那么,引起“科学松鼠会”质疑的“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以及“抗癌神药”“抗瘤酮”,到底是怎样的真实面目呢?  
  记者用“抗瘤酮”的英文名“Antineoplastons”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网站上搜索时,却无任何结果;在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官方网站上,也同样查询不到这一药物;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SFDA)上,名为“抗瘤酮”的药物也未在进口药物之列。    
  “科学松鼠会”网站主编告诉记者,“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NIA)”才是美国在抗衰老等领域的权威机构;在他们列出的“医疗骗局”名单中,“抗衰老疗法”排在第一,并指出:“没有任何疗法被证实能够延缓或者逆转衰老过程。”   
  事实上,所谓“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在美国只是一个民间机构,是以非营利机构名义注册。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代表处”是不得开展经营活动收取费用的。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俞雄告诉记者,任何药物只有通过三期临床试验,才能获准上市,“抗瘤酮”如果处于二期临床阶段,显然还不能推销给病人。
  上海食药监局稽查处处长王有志说,一个二期临床的药物,没有批准生产,只是在研制阶段,是不能进行广告宣传的;如果在市场上售卖,可以以假药论处。
  王有志介绍,“代表处”注册时会明确规定,不得开展经营活动收取费用。“对于很多花钱就能拿到的认证证书,消费者也不应迷信,其公信力仍有待考证。”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