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年04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绣丝带绣。 本报记者 任小杰 摄 |
|
本报4月10日讯(记者 李沙娜) “老师,丝带绣与十字绣太不一样了,这个直叶绣怎么绣啊?”4月5日,胜利四中的24个教室、5个功能教室里都上起了与往常不一样的课程,原来是学校主张自主学习开设的彩陶制作、计算机编程、家电维修、面点制作、学唱京剧、丝带绣、趣味实验等29门选修课开始了。 据了解,学校大力倡导自主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酝酿,教师自主申报课程、学生自主选择老师,开设起教师1+1选修课。“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申报可以教学的课程,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学校魏老师介绍。 记者在王天珍老师开设的《服装搭配技巧》课堂上看到,王老师通过播放世界名模走秀的视频让同学们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中间穿插着对服装款式、色彩及搭配效果的介绍,通过迷人的色彩、巧妙的搭配,启迪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在走班选课后,回到原来教室的学生们都在讨论着:“你知道这节俄语课上我们学习了什么单词吗?”“你想知道我的这个彩陶挂链怎么做的吗?”学生们纷纷跟班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在选修课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学校任校长告诉记者:“走班选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素养、人文的情怀、审美的情趣、生存的本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满足学生需求、实现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