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满载爱心,七千图书送大村
本报张刚大篷车再赴胶南,青岛第二个爱心图书室昨日挂牌成立
  • 2012年05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大村中心小学的孩子们高兴地领到了爱心书籍。   孩子们开心的玩着崭新的呼啦圈。
文/本报记者 孟艳 陈之焕 片/本报记者 张晓鹏
  孩子们开心的玩着崭新的呼啦圈。
  29日上午,经过近4个小时的行程,本报张刚大篷车载着7000册图书,600套崭新的文体用品,开进胶南市大村中心小学,为这里的630名孩子建立爱心图书室。“终于把书盼来了。”大村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早已排好队,等候书的到来。
驱车4小时送书到学校
  28日晚,本报工作人员连夜将7000册图书分类装箱打包装车。由于图书太多,足足装了有50多箱,加上6箱崭新的文体用品,用了两辆小型货车才装下。29日早7点,本报4名工作人员以及燕儿岛路第一小学的老师、家长代表在市南软件园集合,分乘4辆车出发前往大村中心小学。
  车队一路经过胶州湾隧道、胶南市区才转到大村镇,道路也由宽阔的柏油马路变成弯曲的乡村公路,行程近4个小时,直到上午11点,一行人终于抵达胶南市大村中心小学。得知本报要到大村中心小学捐书的消息,胶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玮,大村镇镇长殷宝勇,大村镇党委副书记姜霞,大村中心小学校长闫吉荣早早在学校等候。 
  进入学校,映入眼帘的便是低矮的平房教室,教室里面,水泥墙块已经脱落,木头的屋梁有点老旧。整个教室没有一件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大村中心小学校长闫吉荣告诉记着,该校是1988年建成的,不少房子已经成了危房,目前,学校改扩建已经列为胶南实事,今年开始准备建设新校舍,明年孩子们就能搬到宽阔、明亮的楼房上课了。
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全班轮流看
  在大村中心小学,孩子们得知张刚大篷车带来了图书和玩具后,纷纷到车前围观,几名高年级同学还帮忙搬新书。
  “我们盼了好几天了,终于把新书给盼来了!”五年级的王丹说,班里一位同学的《十万个为什么》是全班的宝贝,大家都抢着来看。经常是班里哪位同学买书了,全班轮流着看。“我想看我期盼已久的《上下五千年》。”王丹说,这是“六一”最大的愿望。
  “我都借我朋友的书看,她上六年级有好多书呢。”五年级的丁爱莲说,她基本上两个星期才看一本课外书,这些书还大都是朋友的书,她只有一本《名师教我写作文》的课外书。得知此次张刚大篷车带来了7000册图书,她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600多件新文具卸下车后,燕儿岛路一小副校长王冬梅带着学生和家长将文具现场分发给孩子们。孩子每人分到一盒水彩笔与跳绳,有些孩子拿到水彩笔高兴地现场跳了起来。
  “我一下子可以跳60多个呢。”一年级的刘欣说,并忍不住在教室跳起绳来。其他小朋友也开始跟着跳绳,教室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有了新书兴奋得睡不着觉
  近12点,书全部搬到图书室,虽然正是孩子们午餐的时间,听说新书和文具来了之后,孩子们纷纷放下手中的饭菜到图书室参观。
  一年级的班主任王老师告诉记者,由于孩子离家都比较远,所以中午饭一般都在学校吃,在他们班最远的孩子是来自18里外桃山村的王小丫。王小丫每天早上要6点多起床等校车,中午自己带着饭菜在学校吃饭,下午放学则再由校车送回家。 
  吃过午饭后,孩子们大多都趴在桌上进行午休,有的同学则因新书的到来兴奋得睡不着觉,不停地四处张望。 
  校长闫吉荣介绍,镇上只有一个新华书店,但里面大部分书是工具书,还有一些高考用书,课外书少之又少,学校一定利用好这些图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