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年08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济南市棋盘小区内的水果摊,不办执照也可经营。
本报记者 李军 摄
|
|
本报记者 李岩侠
小微企业“零首付”、“免登记”、“免收费”……省工商局出台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32条”,在创业一族中引发关注和讨论。而这一系列措施的推行,更有望解决小微企业在注册和经营中遇到的难题。 “32条”公布后,记者走访了一些小微企业和创业者。 “要是早有这样的规定,可能我的创意设计公司3个月前就开业并有经营收入了!”23日,毕业于山东工艺美院的王新兴奋中带着遗憾给其所在地的工商分局打去电话,咨询注册登记事宜。 王新毕业两年了,专业是设计,现在一小型广告公司做文案设计。王新说,他从毕业那天起就有一个愿望——和同学开一家创意设计公司。 但是,按照原来的注册登记规定,王新们至少要凑足10万元的首期注册资金。这对3个来自农村、又是毕业不久的学生来说很难实现。 “实行‘零首付’,我们可以有3个月的时间直接开展业务,到时再用挣到的钱或拿到的定金来缴付首期注册资金。”王新说,“只要我们有了自己的公司,就可以先把业务做起来,两年内凑足全部50万元注册资金不是难事。” 省城某文化传播公司的魏强也对“零首付”规定十分敏感。去年,他为了注册公司,仓促间找了一个合伙人。但是,这一年的合作并不理想,合伙生意做得疙疙瘩瘩的。“注册公司时,我已谈了一笔合同,对方是大公司,要求我的公司注册资金不得低于50万元,钱不够只能找人合作。要是当时有这个‘零首付’规定就好了。” 省工商局副巡视员王建告诉记者,温州工商部门也出台了类似的小微企业注册“零首付”规定,但针对的是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下的企业。我省之所以选定50万元以下的标准,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的。“截至2012年上半年,我省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下的小公司有60万左右。50万元这个槛是众多小企业主最希望达到的额度,也是占比最大的群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