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位寒门学子各获资助5000元
“爱心之家”希望能用“正能量”影响更多的人文/图本报记者刘清源
  • 2012年08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三位寒门学子高兴地领到了“爱心之家”提供的助学金。 本报记者 刘清源 摄
  23日,港城的公益爱心团体“爱心之家”的两位代表与本报报道过的三位寒门学子见了面,当场资助每位学子5000元助学基金,以帮助这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圆大学梦。
本报热线搭起爱心桥梁
  在本报“利群阳光”寒门学子系列报道刊登期间,本报热线接到了一位爱心人士刘先生的电话,刘先生说他们是一个叫“爱心之家”的团体,希望通过本报资助几位品学兼优但家庭条件困难的想上大学的孩子。
  近日,记者联系了刘先生,并将本报已经采访见报的几位申请“利群阳光”助学活动的寒门学子的情况做了介绍,刘先生代表团体在其中选择了三位学生作为资助对象。23日上午,在本报报社会议室,“爱心之家”的代表刘先生和宋先生与三位学子张文凯、杨小梅、杨柳见了面,并当场给予每人5000元的资助基金。
  刘先生说,资助孩子的钱都是团队的爱心人士凑起来的,大家都希望能帮到那些需要资助的孩子。在报纸上看到本报寒门学子的报道后,就拨打了本报热线96706,表达了资助的心意。经过团队的相应考察,最后决定资助这三名学子。
寒门学子: 感谢这些好心人的帮助
  23日上午,三名学子先到了本报报社,同为年轻人的他们很快就熟识起来,房间里气氛轻松又愉快。杨小梅的婶婶和杨柳的爷爷说起这些年的酸甜苦辣,彼此很是能够互相理解,话语间也都是对孩子的夸奖。
  三位学子的经历有着共同之处,他们都打过工,而且都干过很多相同的短工。杨小梅6岁开始做饭,当过饭店服务员,杨柳今年在一个食堂打工,也学会了不少手艺,两个姑娘还交流起了做饭的心得。张文凯干过装卸工、开过辅导班,他和同样开过辅导班的杨小梅则说起了教小孩的经验。
  杨柳现在仍在打工,她说今年暑期打了两个月的工,一个月的工资也就1500元,“爱心之家”捐助她的5000元助学金,得她干三个多月才能挣到,她特别感谢这些好心人的帮助。
爱心团体: 只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儿
  “爱心之家”的代表刘先生介绍,现在大家的生活都比较富足,但仍有很多生活困难的人需要帮助,于是几个熟识的朋友便一起组成了这个团体,专门帮助那些真正困难的人们。他们团体里的每个人都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对每项公益活动都亲力亲为。
  他们最早是从2009年资助海阳被硫酸烧伤脸的1岁半男孩宁宁开始,他们每年都会组织救助活动,如今在他们的团队里已经有181位成员了。
  对于学子的感谢,刘先生和宋先生说他们只是团队的一份子,只想扎实做点实在事,所以并没有透露自己的全名。“做这些事只是出于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虽然现在社会上有各种不好的风气,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一点点的努力,用‘正能量’去影响更多的人。”宋先生说。
□爱心征集令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车子?房子?可是当你真正拥有了这些时,还需要有什么呢?在寻找自已内心的理想时,你是否发现,能尽自已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这样的生活才是心灵真正的满足。“爱心之家”正在努力,也在尽着最大的努力在做这件事。如果您也有一份爱心想要奉献,或者有困难需要帮助,都可以联系烟台公益团体“爱心之家”。
联系方式:
QQ群:33850684
电话:1530638500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