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6日讯(记者 吴江) “我可是咱晚报相亲会的忠实粉丝,这都参加第三回了。”9月16日上午11点多,姑娘小徐来到齐鲁晚报金秋相亲会海曲公园报名点,一边快速地填写着表格一边与工作人员聊天。 小徐今年刚刚22岁,老家五莲。这位“90后”姑娘身着衬衣、套裙,一身成熟装扮,比较开朗健谈。小徐说自己在市区某企业办公室做文员,已是第三次报名晚报举办的相亲会。她感觉这种形式“挺靠谱”,而且“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对她这种平日里忙工作、没有太多机会认识异性朋友的人来说是个好平台。然而前两次相亲会,小徐并没有觅得如意郎君。 “可能是缘分还不到吧,争取这一次把自己嫁出去。”小徐笑着说。据她介绍,前两次相亲会也有不少男士通过手机或QQ与她取得联系,有两个比较谈得来的还见过几次面。“但是都不理想。主要是相貌上第一眼没感觉。”小徐说。 这一次,小徐在对异性的要求一栏里,特意加了一条“相貌好”。一旁一位等待填表的大龄男士笑着说:“才22岁,不着急,慢慢挑。”小徐闻言很认真地说:“怎么不急,家里都急坏了。”原来,村里几个要好的姊妹都工作很早,这几年一个个都恋爱或者结婚了,相比之下,小徐却一直没往家里带个男朋友,父母就急得不行。“现在特别怕回家,回去父母就催这事。”小徐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