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B01版) 在对多家投资机构调查中,产品高回报、低风险,成为推销人员经常挂在嘴边的说辞。可是,相关机构对于产品收益、风险控制的承诺,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尚存不少疑虑。 比如,鑫普瑞投资理财经理介绍,期限1个月、3个月产品,资金用于银行业资金拆借。记者了解到,根据5日公布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1月期利率为3.8065%,3月期为3.8347%,该利率对银行间资金拆借具有指导意义。 “按照这样的利率水平,银行不可能提供更高的利率拆借资金,上述产品5.5%、6.5%的收益水平从何而来?”省城一位银行业人士接受记者咨询时,对这家机构产品盈利性表示怀疑。 对于几家投资机构有关风险防范的承诺,具有资产管理经验的银行业人士也提出了疑虑。比如,上述机构投资指纹锁、饮料生产线的理财产品,省城银行业人士就分析称,从这些产品的介绍来看,这些投资项目多集中在外地,投资人难以对项目的真实情况进行有效了解,投资机构与投资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等增加了投资的风险性。 调查中,这些投资机构对投资项目提供“多重风险防控措施”,其中,提供100%的股权质押成为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假设投资项目一旦出现风险,上述公司属于非上市公司,股权流动性差,即便提供股权质押也难以变现,这种风险防范措施的保障有限。”省城银行业人士称。 该人士同时提醒,由于对投资项目缺少了解,投资者对于投资机构提供的担保合同、资产抵押证明等手续文件,应该设法多方核实,确保真实有效。 第三方理财 游走监管边缘 存款不赚钱,炒股不赚钱,买基金不赚钱,如今,许多市民普遍感觉投资无门,为了对抗通胀,很多人迫切寻找合适的投资理财方式。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财富集团、投资公司、理财顾问中心打着“第三方理财”的旗号趁机兴起。 不过,这些投资机构已经跳出了“只卖规划不卖产品”的传统定义,它们不只代销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还推出了自己的投资产品。这些机构新辟了理财通道的同时,其投资能力和信用风险也不容忽视。 “一天打300多个电话,反反复复就一句话‘我是××理财的,我这里有个理财项目……’”一位曾经在某财富集团担任过电话营销的女孩就抱怨说,“张口就让人投资几十万,很多人都认为是骗子”。 接触过此类投资机构的市民曹磊说,负责接客户的理财师,多是从社会上招聘的年轻人,很多人缺少基本的金融知识,还向客户推销理财产品,“把资金交给他们打理,哪能放心啊”。 有经济学者也曾指出,对于帮助客户进行资产管理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有可能因信用或投资能力不佳而让投资者受到损失。更应注意的是,很多理财机构其实就是地下私募,由于不像公募基金存在定期信息披露机制,投资人的利益也难以获得稳妥的保障。 业内人士提醒,目前,第三方理财在界定和规范上属于法律真空,配套的监管手段、风险控制机制尚不完备,法律规范之路还比较漫长,这也是第三方理财机构与银行、信托和券商等推出的理财产品的主要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