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7日讯(记者 赵伟 实习生 侯肖笑) 通过普通人的观察,给您呈现一个平民视角中的两会。7日,由本报和济南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同发起的“市民监督团”,搭乘张刚大篷车,将目光对准城市公共标识,为建设美丽泉城、迎接“十艺节”找短板。 “市民监督团”每次活动由普通的4名市民组成,成员全部来自首届“济南市责任市民”,既有“建言大王”辛安、佛山苑小区居民吴明,又有韩建平、刘树林等责任市民。 责任市民吴明称,愿意通过活动,关注老百姓身边存在的问题,为城市献计献策。“市民监督团”的韩建平称,希望能够为城市发展尽一份力。 7日,“市民监督团”首次活动对准了城市公共标识,几名责任市民对城市标识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几名责任市民参加活动后表示,城市标识的设置,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通过走访发现城市标识有多处短板。在建设美丽泉城、迎接“十艺节”、创全国文明城的大背景下,规范济南市的城市标识显得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