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心“不摆鲜花”成另一种形式主义
  • 2013年01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撤下鲜花和条幅只是一个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如果一些地方的改进只停留于表面,而不能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群众就有理由认为这只是做“表面文章”。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目前,各地两会正陆续召开。从媒体报道看,今年的两会较往年有了很多直观的变化,以前常见的花团锦簇不再是烘托气氛的必需,“不摆鲜花、不挂条幅”反而成了各地普遍的要求。
  各地会风显著变化,既得益于民意的推动,也与上级尤其是中央领导的带动有很大关系。近来,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推动了清新的会风,会议现场鲜花没了,与会者发言短了,会议开得更务实了。这些变化践行了中央政治局的八项规定,也受到了舆论的赞扬。在这个背景下,各地在会风上出现变化也是自然而然。
  开简朴的会不仅节省经费,更是对形式主义的强力纠正。这些年,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形式主义已经让群众深感头疼。不少官员热衷于开会的排场,会场无论季节寒暑都要鲜花怒放,出行无论是否交通高峰都要一路绿灯。种种形式主义都是官员放松自我和权力不受约束的具体体现。这些形式主义的作风像一堵墙,隔断了官员和群众的联系,使得官员不能深入群众,群众无法信任官员。因为彼此隔膜,一些事关民生的会议虽然在会场里开得很热闹,在会场外却不能起到真正的实效。
  现在改进会风就是要拆除横亘于官民之间的这堵墙,让会议开得求真务实。撤下鲜花和条幅只是一个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在特殊的场合,鲜花和条幅仍然是需要的。如果一些地方的改进只停留于表面,而不能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群众就有理由认为这只是做“表面文章”。对很多地方和部门来说,做表面上的改变并不难,上行下效而已,上级怎么做,下级只需依样画葫芦。曾经普遍存在的模仿已经让很多人习以为常,比如一些官员走红地毯一直走到河道工地上,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而现在各地相继撤除会场的鲜花,攀比会场的简朴和会期的精短,也许只是换个版本继续模仿。
  模仿往往不需要动脑筋,亦步亦趋地跟进就行了,它不会与时俱进,也不会因地制宜。不经思考的模仿自然不会触动观念的改变,最终形式主义还是形式主义,只不过是换了另一种形式。日前,兰考7名被收养孤儿死于火灾,当地官方的情况通报里就充斥着“高度重视”、“重要批示”、“亲赴现场”等陈词滥调,这其实已是根植灵魂深处的形式主义,即便换到四面素墙的会场,这样的语言也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各地两会改会风其实有很多文章可做,议程设置如何才能更开放、更透明,与会发言怎样避免假、大、空,会上决议会后如何落实,这都需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主动求变。要做好这些文章,远比布置一个简朴的会场复杂得多,这就需要地方官员从观念上破除形式主义,不要把破除形式主义简单地理解为撤下鲜花和条幅,否则就有可能落入新的形式主义窠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