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师文静 11日,北京开卷发布了“2012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地面图书零售渠道同比增长-1.05%,首次出现负增长。实体店出现负增长是否意味着图书行业真的日薄西山?实体店该如何救亡图存?网络购买与网络阅读对图书行业的发展有何影响?记者采访专业人士寻求答案。 网店颠覆图书价格危及书业生态 以上报告分析认为,卖场图书零售首现负增长是图书销售中渠道分流直接影响的结果。但是,如果将网络零售渠道考虑在内,图书零售的总体增幅仍然接近10%。虽然总体上图书零售增幅仍接近10%,但是专家们却担忧图书销售和阅读网络化带来的不利因素。 北京开卷总经理孙庆国认为,地面书店首次出现负增长,是网店分流消费者的直接影响,但是这背后还有更多令人关注的影响。互联网内容过剩,使人们对网络的兴趣与依赖超过了传统媒体,使传统媒体缩水,从而间接产生对实体书店的影响。而网络又使免费阅读的内容无处不在,促使阅读市场的利润转移。“可以说,网店和网络阅读的野蛮疯长,不仅颠覆了图书的价格体系,而且正在改变和危及书业原有的生态链。” 实体书店追求“近和全”没有出路 “实体书店全年销量首次出现下滑”,这个消息在实体书店遭遇严寒的大背景下,尤其让人感觉悲凉。但是整个图书行业却是在增速前行的,这就让人更加关心在这种环境下实体书店应该怎么继续走下去。 在11日召开的2013中国独立书店坚守与创新论坛上,北京万圣书园的老板刘苏里称,实体书店如果还是延续原来的思路,寻求“距离读者近”、“品种全”以及“价格便宜”等经营思路,只能是死路一条。“我认为,实体书店尤其是独立书店将来应该办成社区人群的公共空间,这才是最重要的选择。这个社区的人群相对密集,并且是在精神追求上契合的人群。因为一家书店,这些人聚合在一起,久而久之书店成为这群人不可离开的地方,这样书店才能生存下去。” 单向街书店股东杨文轩则认为,实体书店尤其是独立书店的商业模式就是不断增资扩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被包养”。独立的民营书店基本上是靠自己的补贴,国有书店是靠政府养着,网络书店基本上是被外国投资人养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