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1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中国运-20效果图 ▼运-20可装载中国最重99式主战坦克;由于机身内部宽敞,该机将能够运输解放军的大部分大型作战和支援车辆。 |
|
1月26日,我国自主发展的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该型飞机是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的一种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运-20大型运输机的首飞成功,对于推进我国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应对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援助等紧急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意味着中国空军向战略空军层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型飞机首飞后将按计划继续开展相关试验和试飞工作。
机身长47米,最高载重66吨 运-20由3名机组人员操控,最高载重量为66吨,机身长47米,翼展45米,机高15米,最大起飞重量约220吨。 飞机采用了传统布局,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两个轮,可90度偏转。 该机对起降场地的适应能力较强,可在较为简易的机场上起降。 其宽敞的机身使货舱容积较大,可以运载我军绝大部分大型作战和支援车辆。 运-20跻身全球十大运力最强运输机之列。
性能接近俄主力大飞机 我国首架军用大型运输机被命名为运-20,它承载了无数中国人的期望和梦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大型军用运输机的研制工作。2006年,大飞机项目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为了制造出符合自身需求的大型运输机,运-20在设计上可以说博采各家之长。 与伊尔-76飞机相比,运-20的体积更大,机身空间和布局更为合理,发动机的功率也更大。运-20不仅总体性能超过伊尔-76,而且在超临界翼、综合航电、驾驶舱设备、复合材料及加工等方面都具有中国特色。 从该机的主要性能参数上看,已超过从俄罗斯引进的伊尔-76,和伊尔-476相当接近。 伊尔-476运输机是在伊尔-76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与伊尔-76相比,改型后的伊尔-476现代化程度更高,它不仅安装了4台新一代的PS-90A76型涡扇发动机,而且在载重量、航程、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在运载50吨货物时飞行距离可达7000公里,比伊尔-76最大载重47吨时3800公里的最大航程提高了近一倍。 运输机的发动机比战斗机的发动机更具技术挑战性,从发动机的情况看,我国目前正在积极研发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运-20目前还不可能立即装备这种先进的发动机,只能暂时使用进口的D-30KP2发动机。由于这种发动机的性能不及伊尔-476上使用的PS-90A76型涡扇发动机,因此,中国运-20在推力上将会比伊尔-476逊色。
意义堪比载人航天工程 《军事世界》执行总编、军事问题专家陈虎认为,国产大型运输机的现身,意味着中国空军向战略空军层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就整体而言,它的意义堪比载人航天工程和“蛟龙号”深海探测。 大型运输机的强大运输能力和战略投送能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作战效能。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大型运输机,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战略空军,才能在战时及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实现快速前沿部署及快速力量到达。 一旦中国装备大型运输机,就可以大大提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远程大规模机动能力和区域作战能力,使中国军队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应对各种紧急和复杂情况。 大型运输机除了具有空中运输能力外,还可改造成众多的支援保障飞机,甚至是作战飞机,从而大大提升军队的总体作战能力。比如,大型运输机技术,对远程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而利用大型运输机这一平台,还可将其改装成空中加油机、空中预警指挥机、电子战飞机以及特种任务载机等。 有专家指出,根据我国空军现有的第三代战机数量,应该配备至少30架空中加油机,才能适应一场中等强度现代战争的需要。 据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