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8日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认为,《纲要》对当下人们反映集中的“高票价”等问题缺乏制约力。相关专家则认为《纲要》的出台对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意义深远。 专家分析,《纲要》尽管篇幅不长,但其中不乏亮点。 比如在全国性旅游休闲发展纲要中,首次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游,鼓励学校组织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督促落实对包括未成年人、高校学生在内的特殊群体门票优惠的政策。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有利于保障这一群体的旅游休闲时间。这些对多年来众说纷纭的“修学旅游”产业提出明确指引。 同时《纲要》还对改善国民旅游休闲环境、建设旅游休闲基础设施提出一系列的指导意见。比如,发展一些面向大众消费阶层的家庭旅馆、经济型酒店等。 记者注意到,就《纲要》出台,国家旅游局官网配文称:此举“标志着由国家主导的国民休闲已经启动,中国13亿多人口即将跨入国民休闲时代”。 本报记者 乔显佳
|